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火红年代里的沪海咸鱼 > 第13章 五十年代的蒲东

第13章 五十年代的蒲东(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战锤:俺寻思俺能C 民俗志怪,开局挖坟抢走女鬼嫁妆 让我娶傻千金,你又回来求我离婚?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朕在红楼当暴君 哪吒:封神武仙,开局截胡苏妲己 世子无双 身体无限进化,我百亿恆星之力! NBA:超级后卫,王朝缔造者 迷狂

南码头是明嘉靖二年沪海县府设的官方渡口,南仓官渡,百姓称之为“南仓码头”,以后逐渐简化为“南码头”。

民国36年又开设车渡,南码头轮渡、南码头路、南码头地区也因此命名。

虽然住在黄浦江沿岸,但是日常生活根本没必要去蒲东,所以吴广毅这辈子从来没有坐过轮渡过江。今天一大早也是第一次走进轮渡站。

轮渡站的客渡和车渡是两条不同通道。

客渡在左边,船位比较低,是依靠一条延伸到江水里的台阶上下。渡船顶在江滩上,乘客走下台阶,踏著两尺宽的跳板就能上渡船。

涨潮退潮都不影响客渡上下船,无非多走少走几步台阶罢了。乘客走下石台阶,踏著15厘米宽的跳板走上一艘老旧的机动木船。

木船分成两部分。驾驶台放在后段,船的三分之一处。前面三分之二是木板,让人和自行车停靠站立。

木船没有栏杆,无论是行船时的顛簸还是停靠时的撞击码头,都要乘客自己掌握身体。万一掉下河,船员虽然会救人,但浑身湿漉漉的还是自己吃苦头。

客渡1个人只要100元钱的船费,有些没装货的自行车主捨不得钱,就扛著自行车走踏板上客渡船。

车渡在右边,一块能活动的带防滑纹路的铁板搭在长方形水泥平台上,装了货的自行车、三轮车、三轮汽车都是走这里进出。

吴荫善因为是骑著三轮车就只能坐车渡船,车渡船是铁製船。规定了成人和三轮车各要一张票,小孩半票,装货的自行车也是一张票。

车渡船周围有栏杆,车在船上很安全,客渡船周围没栏杆,也不收你车票钱。

所以当自行车掉河里,船员是没有义务帮你打捞的。

渡船靠上蒲东的岸边就是斯盛路,斯盛路也是纪念开办了蒲东中学的著名建造设计师杨斯盛先生。

1906年杨斯盛先生毁家兴学、筑路为民,开办了近代沪海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完全中学,培养出张闻天、王淦昌、罗尔纲等各个领域的精英人才。

蒲东中学在三十年代曾享有“北南开、南蒲东”的盛名,是当时的江南“四大名校”之一。该校也曾有“一所蒲东中学校,半部中华近代史”的美誉。

小升初的时候,吴广毅考试成绩很好,董二小学的刘校长还建议去蒲东上这所名牌中学,从初中到高中,接著就能直接考大学。

但考虑到吴荫善单位在蒲西,让小孩一个人每天来回也不放心。虽然说两头走路都是10分钟,但还要过江,毕竟“行船走马三分险”。

斯盛路也是弹格路面,由南码头开始自十泽庙至艾家坟镇,贴近中汾涇东岸向南延伸。吴广毅站在路上就知道了,这不就是以后的南码头路嘛。

斯盛路两边有几家豆製品、榨油、竹木器、裁缝等家庭小作坊,还有几家製冰厂。等等,冰厂?那空间里从冬天存留的冰块就没有价值了?

吴广毅有点埋怨地看著他爸,吴荫善瞥了他一下,人家厂里是供应厂矿大企业,不会给居民供应的,粥少僧多供不过来。

沿著斯盛路走五百米左右,有条北起护塘路,南迄上南路,横贯六里区域的马路。吴荫善说是震修路,广毅一看,哦,以后会改名叫蒲东南路。

现在脚下踩的这块区域叫南码头镇。

吴荫善骑著三轮载著吴广毅一路前行,5分钟左右就看到前面有座桥。

吴荫善介绍说:“前面的桥,因为离老沪海县城的大南门6里路,就叫六里桥,过了桥就是六里桥镇。”

说著还学蒲东本地口音:“六里一座桥,十泽(发丈音)一只庙。桥下去南边就是明朝建的十泽庙”

吴广毅惊奇道:“不止吧,跨龙门(俗称大南门)离这里老远了,怎么才六里路。”

“你要是真相信才有鬼了,这六里桥和十泽庙原来都在白莲涇,贴著黄浦江,都是嘉靖年间造的,都400多年过去,早化成灰了。”

吴荫善道:“现在不都是要往老的东西上靠,往名牌上靠,给自己涂脂抹粉嘛,嘿嘿嘿”

目录
新书推荐: 战锤:俺寻思俺能C 朕在红楼当暴君 木叶之波风水门,他的忍术太抽象 锦衣绣春入上林 世子无双 让我娶傻千金,你又回来求我离婚?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NBA:超级后卫,王朝缔造者 球魔从贷款开始 修行不老实,师娘赶我下山举世无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