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无奈骗爹娘(1/2)
“哇哇哇哇……”
吴广毅被一阵婴儿的哭声吵醒,看著从人字形屋顶那一尺见方玻璃上透过的光线,没好气地心想,一定是弟弟饿了或者拉了。
一阵阵苦涩的中药味顺著楼梯铺满了二楼的空间,完了,一定是为我熬製的中药。
摸黑脱衣裤比较简单,穿的时候要仔细看一下,怎样穿才妥帖。虽然从来没穿过盘扣的衣服,但是塞进搭襻还是懂的。
穷人家的袄裤每人仅有一套,万一不小心整湿了最少就要受冻几天。
沪海绝大多数人的袄裤,都是过了冬天才洗一次。一般经常换洗的,是外面加的一件薄外套叫罩衣。
为过年而缝製的新外衣裤昨天弄脏,已经脱在楼下了,今早穿的是乾净的灰色旧衣裤。
一手搭著楼板,走下楼梯,看见老爸穿著藏青的人民装,撩著袖子在弄早茶。
这可是老家州杨化兴过年的標配,无论贫穷富贵,过年那几天都要弄一下应个景,无非是有钱人食材多点,没钱人食材少点。
几根芹菜和芫荽在开水里烫了再切成丁,放点醋、酱油和白,捞点盐水煮的生米放里面再一拌,滴两滴芝麻油,那真是香气扑鼻。
“早,爸”广毅拿起掛在墙上的铅丝上的洗脸毛巾,又往脸盆里倒了点热水,提出家门。没办法,现在穷人都不刷牙,暂时忍受一下。
“现在几点了?”
“七点半敲过了,街上的喇叭还没响。”
在过年期间元宵节之前,为了丰富广大群眾的业余生活,每天早上8点,中山南路上一根根电线桿上的大喇叭会播放新闻、戏剧和滑稽戏。
会馆街这片地区也能蹭点娱乐活动听听。
新中华刚成立没几年,蓬莱区又是个贫民区,根本没有什么自来水,吃喝洗刷全是用井水。
104弄这3条弄堂,分配到的日常用水井,就在26號门口那块空地上,对吴广毅来说就是几步路的距离。男孩子嘛,动作快,三两下就解决了清洁问题。
桌子上放著个广口搪瓷缸,白色的杯身上面印著红五星,下面围绕著“为人民服务”五个字。里面泡著点茶叶末,有点黄绿色,口味也淡,小孩子喝也没问题。
要不是过年,小孩子根本喝不到茶,这点茶叶末还是去年夏天单位发的劳保茶,吴荫善捨不得全喝完,省下来的。
广毅拿了3个以前装酒的玻璃杯子放桌上,把大缸子里的茶水分装到小杯子后又加满开水放旁边。招呼著父母一起喝早茶。
李如穿著蓝底白碎的袄坐在床边奶著孩子,吴广诚这小子嘴里叼著一个,手上还护著一个。真是的,又没人和他抢,从小就会护食。
才吃了几口,马路上大喇叭就播放起今天的报刊新闻,一般来说新闻后面就有戏剧,像京剧,越剧,黄梅戏之类,没人挑剔,放啥听啥。
中山南路的大喇叭一响,小便池那边的狗就狂叫,可能还不习惯这几天有这种声音。
李如道:“张老四也不管管好他的狗,整天这样叫,嚇得女人都不敢去倒大小便了,他是不餵狗吗?”
吴荫善道:“守著化粪池还餵什么狗,大概是有什么毛病吧,一有风吹草动狗就叫。”
吴广毅道:“咦,吃饭说什么这些东西的。这人怎么叫张老四,他爹起名字也太隨便了吧?”
李如道:“他刚来会馆街时,去居委会登记的时候自己说的,当时没人想干运粪的工作,都嫌弃脏臭,他自告奋勇,就去做了。”
说话间樟木箱上的三五台钟也来凑热闹,叮叮噹噹地响起来。
这台钟整点是几点就敲几下,半点就敲一下,晚上12点是最闹人睡眠的时间,不过现在所有人都能克服这问题,习惯了就好。
趁著街上喇叭在吱吱呀呀地放著黄梅戏,吴广毅把脑袋凑近他爸妈,轻轻地说道:
“爸,妈,我要对你们说一件事,很重要,你们千万不能高声说话,被別人听去是极大的麻烦,会出大事情的!!!”
吴荫善和李如闻言放下手上的杯筷,相互看了看,把身体凑近广毅。
“嗯,什么重要的事情,你说说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