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102.瓜分朝鲜(1/2)
第103章 102.瓜分朝鲜
“平壤大捷?”
数天之后,陈霄便收到了朝鲜前线李如松的书信。
如信上所说,李如松发起平壤之战后,虎蹲炮、佛朗机炮齐发,三军用命,遂克平壤。
根据战报,此役明军阵亡八百,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而李如柏则率八千精兵追击,意图在追击路程中收復平安、黄海、京畿、
江源四道。
“如果没有记错,平壤大捷之后,李如松这边就要受挫了。”
陈霄点了点脑袋,默默想道。
他还记得,在平壤大捷之后,正是李如松心生大意,使得接下来发生了万历朝鲜战爭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围剿与反围剿拉锯战,
而这便是碧蹄馆战役,
同时,这里面也有朝鲜宰相柳成龙的锅。
此人自私自利,为了早日收復朝鲜,丝毫不顾明军伤亡,竟骗李如松汉城那边只有一万倭军,於是李如松便心生自满之心,派遣前锋紧追溃逃的小西行长。
然而,丰臣秀吉早已在沿途埋伏了大量军队,企图將明军一举消灭。
最终李如松轻敌冒进,被近五万人埋伏在碧蹄馆,差点死在了战场上。
而这场战役也导致明军战死超过两干人。
《明史》记载了这场战斗的惨烈:“一金甲倭搏如松急,指挥李有声殊死救,被杀。
如柏、寧等奋前夹击,如梅射金甲倭坠马,杨元兵亦至,矿重围入,倭乃退。”
不过,若是之前的晚明时期,这场战役的损失的確令陈霄心疼,不过现如今,大明在自己的治理下国库丰盈,兵多粮广,那就不必了。
李如松虽然能力超群,但却因此骄傲自满,或许吃一点亏也是不错的。
更何况此役过后倭军同样不好受,连十倍的包围都能被明军强行脱困而出,而且斩杀了同等数量的足轻,这才彻底明白了明军的强悍。
甚至小西行长都觉得“明朝兵锐不可当,不早讲解,恐王京亦未可恃”。
因此此战过后,倭国便开始主动停战求和。
想到此处,陈霄便没有提醒李如松,只是隨手写了一个勉励信让人送去前线,並嘱咐交代的事情一定要完成。
而事情果不其然,大约一周之后,陈霄便再次收到了前线来信。
而內容和陈霄中的记忆大差不差,明军遇伏,反杀逃离,只不过李如松谎报了一些,
表明己方只损失了五百人,但斩杀了数倍的敌军,双方再度陷入了对时当中。
对於李如松內心的小九九,陈霄並没有点破,毕竟这在明军中属於正常操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