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四合院(1/2)
“许朝!哎,你个子高,帮我一把,好嘞…成了!”
许朝帮著张华讯把包袱塞进铁质网格状的行李架上,另几件大宗行李再塞进臥铺最下方。
“嘿,这还是我头一回坐臥铺呢。”
葛优趴在臥铺床位上铺自个儿带的毛毯被单,许朝拍了拍手,躬著身子坐进最下面的铺位。
“这年头臥铺列车一般人可坐不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八十年代买臥铺票有身份门槛,普通市民乘坐硬臥必须有盖了公章的单位介绍信和身份证明。
软臥就更別想了,必须处级干部才有资格拿票,要么就是外宾、华侨,或者有军婚证明的孕妇。
买臥铺票就更是麻烦了,因为放票时间不大固定,通常买票三天前就得在车站窗口排队,这么一来,票贩子就多了。
举个例子,有一年从上海到广州的臥铺票曾经炒到100元+20斤粮票的价格,可谓极其夸张。
许朝一行人的臥铺票都是北影厂里发的,这时候大单位会与铁路局签合同,比如他们北影,还有首都钢铁厂,天津织造厂这类国企单位。
首钢每月还固定分配20张京沪线臥铺票给需要出差的职工。
许朝也拿了毛毯被单出来更换铺盖,列车自带的床具大多泛黄又有异味,一看就是反覆使用过的。
你想啊,现在从京城到上海的火车都得两天时间,他们从bj站出发抵达四川乐山,那不得四五天时间?
臥铺床具只有到终点站才会清洗,这时候你通知乘务员也不会给你更换。
这年头的乘务员態度可是相当严肃的,別说乘务员这种光荣工作了,有的百货商场的销售员、国营饭店的服务员都能拽的二五八万似的,京爷更加。
葛优换好了铺盖,话匣子便收不住了,低下身子对几人道:
“欸,你们知不知道,听说张自忠路有一套四合院,有个大老板想把整套院子买下来,好像要开成什么…个体餐馆?”
几天前葛优过了剧组试镜,在大佛里演一个叫郑翰的反派警察。
这人在剧情里专帮沙舵爷杀人敛財,张华讯认为葛优长得尖嘴猴腮,相当適合出演这个角色,一看就是反派人物。
何况出演沙舵爷的本就是葛存壮,父子之间演上下级有天然的默契,省得磨合不了。
这头许朝听是四合院,立马来了精神:“多少平的四合院?”
现在大伙对四合院都不感兴趣,也没料到几十年后一套简简单单的院子能身价飞涨。
这时候大伙感兴趣的是楼房,八十年代的bj市民相当乐意用四合院换楼房单元。
比如,1987年京城日报上报导过一个事例,西单灵境胡同某户有人就用两间西厢房换得劲松一居室。
別说普通市民了,就连最开始的四合院保护意见的报告都得等到两年后才提。
提出这个意见的是罗哲文,罗哲文是梁思成的学生。
梁思成就不多做介绍了,就是当年极力反对拆除bj古城墙但未果的那位。
葛优想了想:“可不小呢,我估摸著张自忠路那套有个四百平。现在一套普通小院的价钱差不多在五千多,有的八千多,要是二三进的估计更贵点儿,那大老板最少要出几万。”
张华讯坐在许朝对面,抬一抬头,很是好奇笑道:“你们说,现在这些万元户怎么尽想著开饭馆了?今年我在报纸上就读到好几个宣传个体饭馆的事例。”
许朝笑道:“因为个体饭馆菜色多,菜品好,才能和国营饭馆竞爭;而且能得到工商局批准开饭馆的,在票证上多半有补贴,最重要的是人服务態度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