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长安来信,大关出名了?(2/2)
信函的最后,张合还提到了一个人,翰林学士李绅。
此人对於韩愈所做的“赞工”诗,极为不屑,並且作了一首针锋相对的《斥冶篇》驳斥,掀起討伐热潮。
张合贴心地把诗作抄录,放到了文末。
“新器虽利农人惫,铁火煌煌照泪痕。
风雷鼓摧山骨,水火交攻裂地筋。
黔首弃末爭铸铁,官仓催赋急如焚。
垦荒直断千秋木,淬刃空销万户春。
但使催科能暂缓,何须巧匠作奇闻?
若言仁政在机巧,不若轻减税文!”
秦淮一字一句,缓缓读完这首诗,带有些轻蔑的笑出声。
纵观全文,这李绅无非就是想说工业会使得环境大变、农业颓废,工器营建乃是巧匠机巧,不值一提。
还是老掉牙的论调。
对於李绅的“诗斗”,秦淮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真正引起他重视的,是李绅这个人以及他今后的地位。
李绅何许人也?
听起来似乎很陌生,但是如果念了他的诗,想必人人皆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閒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就是列入小学语文全文背诵的名篇,《悯农二首》。
不仅如此,李绅壮年入仕,圣人暴毙后加入牛李党爭,晚年拜相。
算是整个唐王朝有名的诗人里面官职做到最高的了。
可惜这傢伙口口声声悯农,却是隨著官职的升高,慢慢变成了一个生活豪奢、滥施淫威、无情无义的恶官。
传闻他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对百姓疾苦也是极为漠视。
最关键的是,上次秦淮为李条梳理谁会任职下一任浙西道观察使的时候,也研究过李绅,只不过他当时还是右拾遗,被排除了秦淮的人选名单。
当时秦淮通过百官行述,发现这个李绅和浙西道渊源颇深。
十四年前,李绅考中进土,南归润州,被时任浙西观察使李闢为掌书记。
次年,李谋逆,李绅劝阻,遂遭其囚禁,后被释放。
也就是说,李绅对於浙西道是有非常不好的回忆的。
这傢伙从小长在常州,却在去长安任职以后,再没有回过一次老家。
可见其对浙西道怨念有多深。
“若言仁政在机巧,不若轻减税文!”
他怎么有脸说出这种话的?
果然,一个人的才学和其人性並没有太多关係。
“老子早晚有一天,要去长安把你这道貌岸然偽君子的丑恶嘴脸打爆!”
秦淮放下信函,隱有怒容。
就在这时,驛路上尘土飞扬,两骑健硕战马飞奔而来,两名武侯卫士装扮的驛使肃穆神情之下,还有一丝焦急之色。
“急脚递”来了。
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