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別人屯粮我屯枪(1/2)
第145章 別人屯粮我屯枪
不得不说,韩愈能成为载入史册的文学家、思想家,看事务的本质还是非常厉害的。
他不看好秦淮的工业,主要的担心依然是工业挤占农业,势必导致农业的生產投入不足,威胁到整个王朝的根基。
秦淮不敢大规模扩建招人,也正是基於此封建王朝的主流看法。
重农抑工和重农抑商,对他们来说是没什么区別的。
秦淮自己作为一个工科博士,某种程度上也是认可这种说法的。
他並不是一个『工业革命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拥泵。
原因就在於,从珍妮纺纱机为代表的机械研製出来的一百四十多年间,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珍妮纺纱机的背后,不是什么科技浪潮,是印度人被饿死三百万后留下的,是非洲被掳走几千万黑奴后送来的血汗原料。
英国能实现工业革命,靠的既不是自由,也不是宪政,而是它足够冷血、足够残酷足够擅长把人当牲口用,乃至於连骨头都不放过。
这是物理意义上的不放过,因为骨炭过滤可以得到白。
工业革命催生了资本这一血淋淋的玩意儿。
很多人看待歷史非常割裂,只看到欧美前期的发达,却看不到大航海时代,欧洲是多么的血腥暴力,世界史上面两颗牙(葡萄牙,西班牙)是怎么样的殖民掠夺,日不落帝国又是怎样屠杀各地的土著。
要不然也不至於是在法国掀起了大革命,也不至於產生马恩列的思潮。
“一个幽灵』、民主与自由,这些东西的產生,是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的。
人只有在缺“民主”与『自由”的时候,才会高呼,才会祈祷,才会念念不忘,才会天天掛在嘴上,
且不说秦淮有没有能力,就算他有能力推进工业革命,他也要首先解决权力架构问题以及资本的原始积累问题。
他现在想到的避免资本產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权力和资本都积累到他自己的手里。
要不然,他不敢贸然推进。
他想到的这些工业革命的弊端,和韩愈对工业的不认可,层面虽不一样,但是本质都一样。
都是对生產关係变革带来的人类形態的深刻改变,没有十足的把握。
但是秦淮不能用这些去劝这位文坛之首。
“使君,请隨我来。”
铁匠坊。
秦淮从成具间,取下一套明光鎧甲,说道:
“使君所言,却是事实,我这个炼铁场的主要產出就是更锋利的武器、更牢固的鎧甲韩愈默然。
“使君可曾听过一句话?”
“別人囤粮我囤枪,別人就是我粮仓。”
“这..:”韩愈听罢,欲言又止,终究没有说什么。
“你到底想说什么?”
秦淮先是负手而立,然后手指西南:
“西南,吐蕃与南詔,自安禄山叛乱以来,已经逐步控制了河西、陇右地区(今甘肃、青海),並频繁侵扰关中、四川等地,多次进攻灵州(今寧夏灵武)、盐州(今陕西定边)等西北边镇。”
“北方草原,回汗国虽与我大唐有和亲关係,但其恃功自傲,常以高价强卖马匹换取绢帛,导致大唐財政负担日益加重,回商队也时有劫掠边境的行为,回鹃骑兵经常南下骚扰河东(今山西)、振武(今內蒙古)等地,引发衝突不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