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文章巨公 百代文宗(1/2)
第142章 文章巨公 百代文宗
润州,北固山码头。
近来,因为秦淮守城大捷,不仅破坏了张子良针对李条布下的阴谋,还帮助李条一举拿下扬州,势力版图得到扩张。
如今,李条是越发地器重秦淮,有什么重要的议事,基本上都会把他叫过来一起商议昨夜特来差人通知,让他辰时务必赶到码头。
等秦淮拍马疾驰,到达码头时,就看到江上薄雾瀰漫,李修正裹著狐裘立在栈桥尽头。
急忙上前,叉手作揖道:
“使君,江风寒冷,怎么不在车里等?”
李修微微一笑,紧了紧狐裘:
“今日之人,可不能在车里等。”
“哦?是哪位先生?能让您在这里等。”
“韩退之。”
韩退之?秦淮只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却是一下子想不起来是谁。
正想追问,就听到李修指著远方激动说道:
“来了!”
只见一叶乌篷船破开江雾,船头站著个清瘦老者。
那人青布直缀,外罩半旧蓑衣,腰间悬的银鱼袋早褪了色。
隨著船上之人渐渐靠近,秦淮猛然想起来了这位能让李条苦等的老者到底是谁。
文起八代之衰,开古文运动之滥。
后人尊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並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軾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袁州刺史,韩愈,韩退之。
秦淮不觉心神荡漾,遥遥望去,竟然与课本书里的『清苦老者』形象格外契合。
“退之兄!”
李修疾步上前,却见韩愈下船时跟跪半步,似乎是腿上有伤。
待近了细看,李修心头一颤,这位五十二岁的文坛宗主,两鬢竟已斑白如芦,唯有一双细长眼晴亮得镊人。
“你这腿怎么了?”
“袁州山高路陡,刺史不小心摔了一跤。”身旁的年轻小廝在一旁解释道。
韩愈摆了摆手,示意无妨,嗓音微哑:
“使君,袁州据此地山高路远,所幸水路倒也通畅,此番前来,多有叻扰。”
“退之兄,这就见外了,来,我给你引荐,这位是丹徒县令,秦淮。”
秦淮连忙恭敬作了个揖,这等名垂青史的人物,他內心还是十分景仰的。
不过环视四周,秦淮心里也有些纳闷,这么厉害的人物,为何要单独引荐给他,
“天气寒冷,我们上车一敘。”李条连忙將韩愈领到车上。
秦淮看著李条同样尊敬的样子,心里不禁泛起疑问。
韩愈为后人景仰,更多是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的身份,可是现在毕竟是在官场上,韩愈因触怒圣人被贬潮州刺史,也就是后世的广东潮汕市的一部分,冬至之前,刚刚调任袁州刺史,也就是后世的江西省宜春市。
论官职大小,並不如李条。
除非..
“快进来呀,秦淮。”
突然听到李条的呼唤,秦淮有点然。
我啥时候变得这么重要了?
你们马车上敘事也得叫上我?
疑惑归疑惑,秦淮脚步不停,赶紧登上了装饰华丽、结构宽敞的四轮马车。
这是秦淮第一次坐这般大的马车,车身加宽,座位上铺设了软垫,空间性和舒適性兼具,专门用於权贵阶层。
“退之兄,这天气寒冷,路途遥远,有什么事情来函就行了,怎么还要亲自跑一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