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制器通神,不示於人(1/2)
第112章 制器通神,不示於人
“砰一_”
大关军镇校场靶区,一声巨响,直震的李严耳膜轰鸣不止。
他让人把百步之外的靶子拿了过来,看著木质靶被打出一个圆溜溜的洞,李严既震惊又欣喜:
“秦县令,这就是火枪吗?当真神奇呀。”
“百步之內,还能有这个精度和力度,实在了得。”
秦淮笑笑,拿起桌子上的唐弩,这是刺史李条赏的单人弩,没有绞盘,算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好处是装填快,一分钟差不多能射出4只箭,坏处就是力度弱,射程小,差不多也就是百米范围。
弩相比於弓箭最大的优势就是训练周期短,穿透力高,但是製作成本可是比弓箭高太多了。
秦淮知道这个时期,仅仅这一个由桑木、筋腱、牛角做出来的复合弓臂,再加上每层胶合后需阴乾数月以防开裂的复杂胶合工艺,一把弩的製作周期要一年之久。
而且容易损坏且保养困难,算得上军队中的奢侈品。
李条当时说的赏弓弩百支,其实只有二十支是结构最简单的单人弩,其他的都是弓箭而已。
不知道是他本人的意思,还是赏赐令在执行过程中层层削减,到秦淮手里就成了这般。
不去想这些,秦淮拉弦、搭箭,瞄准前方的靶子,发射。
果不其然,没中靶。
不知道是在分析对比,还是为了找回面子,秦淮语气平淡道:
“都尉,这弩並没有我的枪好上手呀。”
李严会心一笑:
“確实,单人弩的训练时间本来就是最短的,没想到您这个火枪更短,可能一个月就可以上战场了。”
秦淮点点头,好奇问道:
“依都尉看来,这火枪和现在的单人弩比起来优劣如何?”
李严没有立即回话,而是再次拿起火枪,从怀里取出秦淮给他的火药袋子,顺著枪管,倒进去约食指头大小的黑火药。
然后再用亚麻布包裹著铅弹,从枪托下方取出通杆,推著弹丸进入枪膛底部,確认与火药紧密相连。
最后再把黑火药,倒了一点点在引火盘上。
隨即立即瞄准前方的靶子,拉动石夹子。
“砰---”
靶场再次响起巨响。
一套流程走完,李严默默数数:
“塞药-装弹-引火-击发,一整套流程下来,差不多要十息的时间。”
秦淮点点头,一个呼吸差不多3-4秒钟,十息就是半分钟,也就是一分钟可以击发2次。
后面再改进一下通杆的工艺,再配合大量的练习,应该可以做到一分钟3次激发。
“单人弩的话,差不多五息的时间。”也就是一分钟4次激发。
“两者的射程差不多,都是百步远,火枪威力更大、上手更快、精度更高,就是比单人弩激发少一些,声音大,不容易偷袭,但是在混乱的战场上,巨大的火炮声不失为非常有效的震手段。”
“当然,火枪的缺点可以弥补,优点却是无可替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