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烟花(1/2)
丹徒最大的坊市,俗称东市。
在东市北角,有几家专售烟的店铺,爆竹此时还未大规模普及,鲜有人做。
快到中秋节了。
这个时期的中秋节还没有演化出『人团圆』的含义,更多的是从古老的『祭月节』传下来的习俗。
隨著火药技术的出现,每年这个时期,都会冒出非常多的小作坊,趁著中秋节的气氛,来到东市摆摊出售烟。
说是烟,其实有点抬举它了。
大多都是胡乱的配些火药,配合著易燃的包裹物,加上月亮或者朵纹样的外包装,点起来的时候,有些不错的火光效果而已。
秦淮此刻就和杨潜辗转於各个摊位。
燧发枪的成功试射让他信心大增。
不过威力有点小,在秦淮仔细检查了多个环节后,最终的原因还是锁定在了黑火药上。
卢焰製作的黑火药其实已经相当不错,至少超出这个东市的所有摊位,不过,跟他的预期还是有些差距。
现在的黑火药,不管是装填难度还是爆炸威力,都需要改进。
秦淮虽然有一肚子关於如何製作出好火药的理论和知识,可是一没有任何原材料,二没有任何实操经验。
从零起步弄火药,对他来说还是太慢太难了。
从李翛同意大关设镇建军,再从他答应李施群收留李严以来,很多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李翛和张子良的矛盾可以说是已经快要摆在了明面上。
根据高力本所说,这两天丹徒多了很多的陌生人,明显就是衝著搜寻李严来的。
可能也是基於此,昨晚上李施群並没有把李严送过来。
秦淮要建设大关军镇,少不了要用李严这样的武將,虽然会跟镇海军闹翻,但是李翛都快要闹翻了,而丹徒又在润州的腹地,张子良就是再恨,也只能派些便衣探子,不敢兴兵来犯。
只要李翛不死不跑,秦淮就可以稳坐大关。
虽说如此,但是毕竟是和就在身边不远处的有著两万人的镇海军闹翻,秦淮的危机感比以前大多了。
上一次千匹綾纱之局,他思考的无非是让自己活下去。
这一次镇海军之爭,可能会让整个浙西道翻天覆地,他要思考如何在这种剧烈的衝突中,带著这几百人,或者说,靠著这几百人,一起活下去。
如此再看,提升实力是重中之重。
可是大关即使建军,短期內不管是李翛的人数限制,还是秦淮捉襟见肘的財力,都不可能靠著拉人头匯聚起强大的战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放到大关建军上也一样。
兵马未有,技术先行。
只要有了好的武器和装备,哪怕只有两百人,也可以拥有极强的战力。
配合钢铁般坚固的寨子和依山傍水易守难攻的地形,做到自保,不存在任何难度。
想要实现这个目標,製作出好的火药便是当务之急。
“把你们这里烧的最好的烟给我来一份。”
这些摊位,秦淮连一个爆竹都没找到,更別提卢焰那接近炸弹级別的爆竹了,可见史书记载的准確率还不错。
烟爆竹真正推广在民间大规模的使用,看目前的情形,確实应该是北宋时期。
“杨潜,全部点了,看看哪个烧的最快最迅猛?”
二人抱著一大堆形式各异的烟,寻了一个僻静的地方,杨潜一一点燃,秦淮在一旁仔细观察。
看了七八个所谓的『烟』之后,秦淮眉头蹙起,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