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镇遏使(1/2)
秦淮的『异想天开』把李翛二人逗乐了,茶都喷了出来。
他两万,我两千,让他改成我的分支?
秦淮没有理会二人的嘲笑,一本正经的念起了一段话:
“元和十四年春,圣人詔,诸道外镇兵並令刺史统辖。”
秦淮念的这句话,李翛他们自然能够听懂。
这是他们今年年初收到的宪宗詔令。
圣人要求,各道外镇的军队都由刺史统辖。
李翛身为浙西道观察使兼任刺史,按照詔令要求,以后镇海军也归他节制。
可是实际情况是人家张子良压根就不理他。
既不听调,也不听宣。
李翛听到秦淮重新提起这个詔令,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说道:
“镇海军张子良两万人,我这里只有两千人,我如何能节制他?”
“使君,不需要您真的节制他,如果软的他们不答应,你直接下军令,宣布他们改名为镇海军西路军就行。”
虽然我节制不了你,改个名字总可以吧。
“可是这样,有什么用呢?”
“这样您的两千牙亲军就是正儿八经的镇海军,您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军了。”
“要是惹恼了张子良,他派人打过来怎么办?”张坚在一旁伺机问道。
“这可是谋逆,他敢吗?使君做事,全凭圣人詔令,天然占理。况且,张子良的两万军也就是比我们厉害而已,周边的节度使哪个他也不敢惹。”
秦淮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继续说道:
“若是张子良小范围袭扰我们,正好给了使君扩军备战的理由,若是敢兴兵来犯、不死不休,使君只要能够保证跑回长安即可,自会有討伐詔令等著他。”
“可是如此一来,我就彻底丟了浙西道了。”
李翛抱怨了一句,忙活了一大圈,还是丟了浙西道。
“可是张子良也成了叛臣,下场未必能好到哪里去。”
见李翛还没下定决心,秦淮又说道:
“使君,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您与敌人,已是狭路相逢,唯有『捨得一身剐』的勇气,才能逼得对方让步。”
“否则一退再退,最后只会无路可退,死路一条。”
李翛想要获得喘息之机,必须拿出鱼死网破的態度,才能逼得张子良认清现实,答应给他牙亲军正名的要求。
这是今天秦淮对李翛最后的劝诫。
李翛要是听了,这事就还有缓儿。
要是不听,秦淮估摸著自己得去造六分仪了,大唐他估计是不好待了。
...
三人低头呷茶,久久不言。
敲门声响起,邱大伟把打磨后的铁铸鼎送了进来。
“秦淮,这个鼎真不错,我可就收下了。”李翛把玩著这个一尺见方的小鼎,颇有些爱不释手。
“大关炼铁场,在你的调教下,確实別出心裁,当得一个奇字。”张坚也是及时送上助攻。
“秦淮,你竭心尽力为我谋事,倒是我疏忽,一直未曾顾及你的诉求,今日难得聚这么久,有什么想法,说与某听听。”
听到这里,秦淮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本来今天的目的就是藉助视察的好效果,求得他想要的东西。
结果后面的谈话,被他搞得过於沉重了些。
他刚刚一番奏议,一连提了浙西道敏感词的李錡、谋逆之说、与镇海军撕破脸三件事,单独拎出来哪一件,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三个人確实都需要缓一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