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对谈(1/2)
“使君,您最近要去长安?”
秦淮听到要呈於御前,顿感不妙。
说完,他便摆了摆手,驱散了眾人,独留三人在厅內。
“不错,我正有这个打算。”
“是圣人詔您了吗?”
“不曾召见。”
秦淮略作思忱,沉声道:
“使君,万万不可离开润州!”
李翛微微皱眉,道:
“这是为何?”
“是不是跟你的发现有关係?”
秦淮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张坚交给他的几十位重要官吏的『百官行述』。
指了指其中一个被圈起来的人的名字。
二人循著秦淮所指的方向看去。
“竇易直?”
“你是说,他是坏我浙西道的幕后黑手?”张坚有些不太確定。
秦淮点了点头:“十有八九。”
“为什么会这么分析?”
秦淮忍住了没有胡诌自己拥有能看到未来的超能力,而是从结论推导过程:
“使君,上次谈到此人时,张长史也说过:
竇家世代为官,竇易直举明经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再以判入等,歷任御史中丞、给事中、京兆尹。”
秦淮说到这里,顿了顿:
“使君,以您的眼光,自然能看出,这是標准的晋升路线,身边一定有高人一路指点与护航。”
李翛点了点头。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世代为官的望族,如此安排並不鲜见。
“此人因为查贪不力被贬金州刺史,现在,又累迁到距离此地不到四百里的宣州刺史。”
秦淮重点强调了一下距离。
李翛二人听到这里,顿时皱起了眉。
他们之前也看过此人的简述,但是没有看得这么仔细,如今被秦淮提出,他们也发现不对劲了。
先贬黜到挨著长安的金州,没过多久便累迁到宣州。
要知道,宣州既能远离长安,又属於江南上州。
在此任职,轻易便可累计『戍边』功劳。
“除了浙西道本地人,宣州刺史可以说是最了解浙西道风土人情的官员之一。”
“虽然你说的有道理,可是仅凭这些还是无法证明他就是幕后之人。”
秦淮於是將自己托人送寿礼的事情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但听其名、即止其言』的细节。
张坚在一旁出声提醒道:
“宣州虽近,但秦淮一个县令,其名不足以穿越四百里,直达宣州刺史,这不合乎常理。”
“只有一种解释,他要么早已熟知浙西道官场大情小事,要么就是透过千匹綾纱之局间接了解到了秦淮。”
李翛点了点头。
此事確实蹊蹺。
“秦淮,你是怎么想到要去试探一番的?还通过送礼这种手段?”
李翛有这样的疑问很正常,跟当时高力本的心境差不多。
在李翛看来,你秦淮本身作为一个贪官,不管是试探还是拉关係,贸然採用送礼这种手段,不仅仅是高力本理解的『没有边界感』的行为。
更是一种『取死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