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地契(2/2)
“施主请问。”
“今日听你宣贯,你是来自倭国?”
“是的。”
“你从倭国是怎么过来的?”
本二和尚一下子没听明白秦淮的意思。
“我是说,是坐船吗?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停靠?”
木二和尚恍然:
“我此番是坐船来的,从博多津(福冈)出发,横跨东海,到达明州(寧波)。之前去过长安一次,走的是对马海峡,经新罗至辽东,再走陆路到达长安。”
“除了大唐,有没有去过別的地方?”
“没有了。”
“那你航海的船队是怎么样定方向的?”
这是秦淮比较关心的事情,此时的唐朝,造船技术还不错,能去东南亚、日本、朝鲜,少部分船只还可以去东非、西亚。
“这个具体我也不清楚,不过我看他们经常夜观天象,而且手里还有航路指南。”
秦淮点点头,跟自己所料差不多,此时的航海技术,仍然处於天文定位的初级阶段。
此时的海船,名义上叫海船,但实际上都是沿岸航行,只有较短距离的海峡,比如渤海、东海,才会横穿,还不能在大洋腹地作连续几十天的远跨度航行。
现在的天文定向只能使海员观测天体来辨別本船的航向,而不能在毫无陆標观测的海洋腹地环境下判別本船所在的地理位置。
故而,此时远洋航行能力尚未达到横渡大洋的水平。
一句话总结:
虽为海船,但离不了岸,否则就会迷失。
秦淮嘆了一口气道:
“既如此,可否留下你的船队地址,我这边或许有些商贸要经营。”
没成想本二和尚摇头拒绝:
“我诚心求佛,不通商贾,还望秦县令见谅。”
秦淮隱隱觉得哪里不对,只是看天色也不早了,心中惦念大关安危,於是也不准备往下详谈,二人见面就此结束。
刚一出来,秦淮就和邱大伟,直奔山脚行去。
二人一路快马加鞭,仅用一个半时辰,便回到了大关。
此时天色已暗,秦淮顾不上吃饭,召集管理层要开紧急集议。
他將今日棲霞寺发生的事情简要说了一遍。
“诸位,今天大傢伙都別睡觉了,三正、修集、李玖,你们几人,各领一队,守在大关各个角落,记得,发现异常后,只需监视,不要暴露,如果有人偷偷摸摸闯进来,要把他们放进来。”
秦淮之所以这样吩咐,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都是平民,手里也没有像样的兵器,无非就是打铁用的铁棍、斧锯之类的,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做好监视围堵工作足矣。
他目前可以依靠的战斗力,不在这里,而在县衙。
“大伟,你现在就去趟县衙,把县丞刘传之和高县尉管理的全部衙役,悉数带到这里来,带上傢伙,路上不要声张,在水碓房那里悄悄埋伏起来,没有我的吩咐,谁都不可妄动。”
窝也打了,鉤也下了,人赃並获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秦淮真正的目標是,不管是內奸、外敌,或者是內外结合,秦淮都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埋伏,一劳永逸解决掉这个后患,让大关可以安心炼铁,不用老是担心被人惦记、被人抢走。
“你们待会带人行动的时候,人不要多,挑信得过的人,要悄悄摸摸的,不能让场里的人察觉到异样。”
“啊,难道,我们这里有內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