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蒸馏(1/2)
秦淮將陶瓮放在铁架子上,下面放上省油灯,將玉液酒倒进陶瓮。
这陶瓮秦淮特意让杨潜处理过,上方可以密封,侧面挖出一小口,作为接口。
从乐器上取下的铜管已经在秦淮的大力掰扯下,前端约半米取直,尾端呈螺旋形垂直向下,如此形状也是为了加长蒸汽的冷凝时间,增加接触面积,同时避免堆积,影响气流畅通。
铜管螺旋部分放在捣衣砧上,浇上冷水。
铜管尾部直接铜罌,用於装酒。
点燃省油灯,置於陶瓮下方。
趁著加热的功夫,秦淮取出一尾马毛,以绳繫於陶瓮正上方,打开陶瓮盖子。
“关键是温度控制。”
看著已经初步搭出来的简易蒸馏设备,秦淮喃喃自语。
虽然知道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但是温差不大,酒精的沸点在78°c,水的沸点是100c。
这个时候没有温度计,如何控制温度就成了关键。
加热、汽化、冷凝、收集,四步完成蒸馏提纯。
说起来简单,但是即使温度控制无错,也会有一部分水蒸气混入其中,所以凭藉现有的设备,秦淮不可能得到纯酒精。
撑死就到95%。
不过秦淮也不需要这种浓度的酒精,75%即可。
沉思之际,陶瓮里已经传出了水汽翻滚的声音。
秦淮忙將马毛扶正,以固定角度和距离悬於上方,观察分叉的角度。
当蒸汽使马尾呈140度展开时,即达到最佳蒸发状態。
这是他以前大学时期听到的土方法,那个老教授就喜欢鼓捣这玩意儿。
为了验证这个土办法的准確性,秦淮昨天特意试过一次,他先是用纯水烧开至沸腾,开水的水蒸气能將马尾毛展开180度。
这也侧面说明140度的展开角度是有一定道理的。
秦淮根据勾股定理,用硬纸片製作出了简易角度测量器,虽然只能测量30度及其倍数,但是对於这种简易设备也是够用了。
60度。
90度。
120度。
150度。
“温度高了,看来还是太近了。”
他隨即调整了铁架子的高度,离火焰远了一些。
隨著火源的远离,蒸汽立时减少。
就这样,秦淮一边测量著马尾毛展开的角度,一边调整火焰的距离。
他的手也被蒸汽烫的通红。
“好了,差不多了。”
“先蒸馏一波,看看效果。”
“如果测试结果可以,以后就按照这个酒量和铁架高度。”
秦淮扔掉马尾毛,盖上盖子,用水封住,將铜管直线端接到陶瓮侧口。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秦淮看了眼天色,不知不觉已经到中午了。
第一瓮玉液酒已经停止了沸腾,蒸汽大幅减少。
铜罌已经满了,这铜罌口小腹大,还能密封,特別適合盛酒。
他將废液倒出,重新加入等量的新的玉液酒。
然后往省油灯注入椒油。
换了一个铜罌。
拍了拍手,离开了试製厅。
却不料,门口早有人等候,竟是高桥乡的李玖。
“李玖,你一直在这里等著?怎么不让人通稟一声。”
李玖憨憨地笑著,说道:
“等会儿无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