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动力来源(2/2)
李玖不太確定,说道:
“我可以试一试。”
“嗯,你先试试,如果不可行,我再想办法。”
秦淮不太了解具体的烧制情况,只能先让李玖试著烧制。
空心砖如果可以烧製成功,不仅可以减少燃料损耗,还便於搬运和运输,只要硬度过关,非常適合大面积推广。
他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些办法,只是还需要看烧制的结果。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烧?”
“这边水、材都是现成的,黏土也都拉过来了,再要个四五天就可以点火起炉了。”
“我明天就让八娃他们筛土製坯。”李玖怕秦淮觉得进度太慢,连忙补充说道。
就在这时,邱大伟跑了过来,没等他说话,一旁的李玖问道:
“大郎君,我想回趟高桥,上次走得急,很多工具没带过来,马上要筛土製坯了。”
邱大伟看向秦淮,见其点头,隨即说道:
“可以,速去速回,不得耽误。”
秦淮知道邱大伟为了进度、保密和便於管理,要求所有人,未经他的同意,不得隨意外出。
他对这一点很是满意,默认了邱大伟的做法。
二人缓步离开砖窑,往太平河上游走去。
“大伟,你找我?”
“陈郎君来了,说是有事找您。”
不远处,陈册匆匆跑来,秦淮肃容问道:
“何事找我?”
“秦县令,县衙出事了。”
“出事了?什么事?”秦淮皱眉问道。
“我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您还是跟我回去一趟吧。”
见陈册脸色焦急,秦淮也不多问,直接往码头走去。
在船上,根据陈册讲述,是有一群外地人围在了县衙门口,具体什么事情他也说不上来。
秦淮不敢怠慢,群体事件不容小覷,只是催促著船快一点划。
到了县衙附近,秦淮特意从侧门直接进了县衙內宅,现在他不清楚具体情况,走正门会直接撞上这些人,到时候就一点思考和缓和的余地都没有了。
刚进入內宅,就看到高力本来回踱步,显然是在等他。
“高县尉,门外现在是什么情况?”
“秦县令,不知何故,门外纠集了一帮蒜农,携数十辆满载大蒜的驴车,吵著闹著要报官。”
“蒜农?多少人?”
“有四五十人。”
“我浙西道百姓不喜吃蒜,丹徒整个县都没这么多人耕种,他们是哪里的蒜农?为何报官?”
“还不知,刘县丞正在门外应对。”
就在这时,从二堂跑来一人,正是主簿顾作立。
“秦县令,门外来的蒜农中了『牙转』骗局。”
“牙转?他们是哪里人?”
“坯县。”
“大蒜之乡,邳州?”
邳州就是现代的邳州,也是种蒜得以闻名。
只不过现在改制了,邳州已经改为坯县,归隶不变,还是徐州。
“邳州离我丹徒几百里,为何会来此地卖蒜?何人牙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