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比赛(1/2)
见秦淮主意已定,邱大伟也不废话,拉著张修集就开始招呼人干活。
为了这个方案,他们本来已经准备好久了,铺砖挖洞,上手极快。
“秦县令,这两炉如何处置?”
秦淮看著已经被修葺一新的椭圆式高炉,吩咐几人將拉杆活塞式鼓风机抬了进来,数量不多,就两架。
杨潜从秦淮当时的布置中,明显能感觉到秦淮对於这两架鼓风机尤为得意,甚至超过了八头连机水碓。
直到现在,他也不清楚为什么。
“大伟,杨匠,你让他们按照这个图纸安置这两架鼓风机。”
秦淮从怀中掏出设计图,递给了杨潜。
二人仔细看去,都有些摸不著头脑。
“秦县令,怎么安装一个鼓风机,还需要这么复杂的进风通道?”
“是啊,这两个是火炉吗?怎么高炉旁边还要建火炉?还是两座?”
二人异样的举动,把一旁忙活的张修集也吸引了过来,把头凑到了图纸上。
“再建两座火炉?两个高炉就是四个火炉,秦县令,我们木炭可是非常短缺呀。”
“是呀,我们自己製作的木炭,再加上运过来的,也就三万斤,產不到五千斤铁就要停火了。”
张修集在一旁计算著木炭量和生铁量。
秦淮笑著解释道:
“这个火炉叫热风炉,主要是蓄热用的,烧出的热风直连鼓风机进风口,再由送风口送进高炉。”
“这...有用吗?”
张修集有些不確定,他从没见过这种东西。
“张公,要不要比一比?”秦淮指著两两分组的高炉问道。
“比什么?要是比炼铁质量,我可不跟您比,我那两座炉就是產点块炼铁而已,您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生铁。”
“那就比单斤铁的耗炭量吧。”
“您確定?要知道我这可是块炼铁,產出的铁块杂质多、重量大,炉温又低,我估摸著,不產生冷窑事故的话,最多六炭就可换一铁,您那个,至少也得七炭。”
张修集五指合拢,比了个七的手势。
“那就比嘛,你要是贏了,让秦县令带我们去醉仙居喝酒去,涨涨见识。”
邱大伟在一旁攛掇著,杨潜笑而不语。
虽然不太懂炼铁,但是秦淮的能力,杨潜是深信不疑,他不觉得张修集能贏下此局。
“好,我比,我听说醉仙居的虾炙可是一绝呀,就是吃不起。”
看张修集的样子,显然是胜券在握。
“好,这四个热风炉的製作,我就交给你了,你可不能偷工减料呀。”秦淮调侃道。
“您就放心吧,不止是这几个炉子,我连您图里说的风道都给您用最好的黏土,按您说的,保证不漏气。”
“好,注意安全。”
就这样,眾人依照明確的分工,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整个大关到处都是光著膀子吆喝著干活的身影,朝气蓬勃。
这一干,就是三天。
秦淮作为大关的一把手,时常巡弋於高炉、水碓、砖窑的製作现场,其中,尤以高炉待的时间最长。
原因无他,高炉是整个大关的核心,也是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