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討神檄文(1/2)
青槐村私塾,周砚秋独居书斋。
案上烛火明明暗暗,宛如鬼火般跳动。
他神色肃然,手中狼毫饱蘸硃砂,於宣纸之上笔走龙蛇,沙沙作响。
想起河伯就得神位以来,老艄公脊背上的鞭痕、渔家女哭肿的桃核眼,笔锋走势愈发凌厉。
隨著每一笔落下,头顶青气便分得一缕融入墨中,浓郁的墨香霎时在狭小的书斋中瀰漫开来。
“盖闻天地有正气,神祇当司善道,庇佑苍生。然黑水之畔,河伯庙立百载,河伯之行径,却与天理相悖,陷生灵於涂炭,罪大恶极,罄竹难书!今檄文昭告,以揭其罪。”
“自建庙伊始,河伯便以水患相胁,强索童男童女以为献祭……”
“建庙百年,已知溺毙献祭童男童女七百六十二人,不知者又有几人......”
“前年大旱,索要金身三丈六尺......”
“元和九年春,渔户王大有献鲤迟了半刻......”
“河伯种种恶行,天人共愤。如今,正义之剑高悬,討逆之师已起。望四方神祇,共襄义举,降伏此恶神,还黑水以澄澈,佑百姓以安寧……此檄!”
待著討神檄文一气呵成,周砚秋面色苍白,仿若耗尽了全身力气,长舒一口气,双手捧著檄文,匆匆奔赴黑水河。
还未靠近河滩,墨跡未乾的檄文忽然泛起青光。
与此同时,苍穹之上星斗忽明忽暗,似被一股文气牵引而下。
“砚秋辛苦。”
林棲早已立於河畔,广袖一挥,澎湃神力激盪,檄文“哗啦”一声展开,脱离周砚秋掌心,悬浮在黑水河上空。
剎那间,檄文上的硃砂字跡挣脱纸帛束缚,化作漫天青纹,垂落下的丝缕星芒呼应。
“盖闻天地有正气……”
开篇文字率先发光,一幅河伯庙的画面缓缓浮现:庙前百姓哭声震天,孩童被强行抱走,拋入波涛汹涌的黑水河,溅起的水映照著河伯神像那冰冷的眼眸……
隨著“建庙百年,已知溺毙献祭童男童女七百六十二人,不知者又有几人......”
文字的星芒流转,画面愈发清晰。
“这……”
虽是星夜,这般异动却也引得无数村民围观,一传十,十传百。
每一个被献祭的孩童面容一一显现,他们惊恐挣扎的模样,让河畔眾人眼眶泛红。
当“前年大旱,索要金身三丈六尺......”
跃动光芒,场景切换至赤地千里的大地,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瘦骨嶙峋。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为了满足河伯的贪慾,村民们变卖家中仅有的財物,甚至有人为了凑钱造金身,无奈卖掉亲生骨肉,而那三丈六尺高的金身,在烈日下散发著冷冽的光。
“元和九年春,渔户王大有献鲤迟了半刻......”
刚化作星芒,黑水河瞬间狂风呼啸,浪涛如巍峨山峰般砸向王大有那破旧的渔船。王大有在水中拼命扑腾,呼喊救命……
这些画面在河面上方不停闪烁,隨著檄文文字的星芒流转,越发逼真,周围的温度骤降,河畔的草木簌簌发抖,飞虫鸟兽嚇得四处逃窜。
“呜呜呜,我儿啊……”
围观的百姓有的掩面哭泣,有的攥紧拳头,心中对河伯的怨气达到了顶点。
“轰隆隆——”
黑水河畔异动乍起,冲天怨气裹挟磅礴文气,瞬间衝破天际。
清水娘娘水榭之中,玉净瓶泛起涟漪,倒映出河面景象,她凝眉佇立,腕间银铃轻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