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凌云翼(2/2)
但金柱主持农事处,主持商贸处的裴天祐去了马六甲,万表还在连云,石茂华又不合適而且即將赴莒州,若是黄九皋外放,陈锐接下来要专注军中,真的只剩下沈束一人了。
沉默了一会儿后,黄九皋开口道:“莒州乃是重地,在下无此能,不过诸位可还记得钱塘陈家兄弟?”
陈锐懵懂,而沈束是最清楚的,“陈洪范、陈洪蒙兄弟?”
一旁的沈明臣对陈锐介绍道:“钱塘陈家兄弟均是嘉靖二十年进士,其中陈洪蒙曾任江西兵备道副使,剿匪有功。”
“杭州一战,陈家受创极重,多有族人死伤,其中陈洪蒙次子与幼女被倭寇掳走,还是护卫军救回来的。”黄九皋继续说道:“去年十一月,大军回师,陈家兄弟也亲至来迎。”
沈束笑吟吟道:“看来他们是想出山了?
“陈洪范臥床不起,有意使其弟陈洪蒙投舟山。”黄九皋笑道:“不仅如此,昨日还接到了山阴赵理来信。”
沈束对陈锐说:“赵理去年出迎大军回师,就有意入舟山,只是其叔父赵锦尚在朝中———“
“罢职归乡。”黄九皋嘆道:“赵公上书,劝诫陛下勿要奢靡,勿要宠信道士,勿要修道炼丹,被廷杖三十..“
孙鈺笑了声,都懒得说什么了,这件事在南京惹出了极大的风波,被砍了脑袋的都不是一两个。
“当然了,即使来投,也不合適主持莒州內书房,需歷练一二。”黄九皋笑著说:“倒是可以为宗安兄分担一二。”
“再好不过了。”沈束转头看向陈锐,“至於莒州那边—”
陈锐其实早就盘算过了,“调凌云翼赴莒州,主持大局。”
几人都大为惊讶,凌云翼甚至都不是胶州內书房一员,居然一下子提为莒州內书房的首脑,这个跨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凌云翼还是胶州高密县的知县,要去莒州就等於是弃官不做—虽然他现在实际上已经算是弃官了。
“他有这个能力。”陈锐很確认的说。
陈锐做出这个选择,並不是他觉得凌云翼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也不是因为凌云翼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的一员,而是凌云翼在这大半年来在高密县的施政所体现出的能力。
不说至今还有些混乱的即墨了,即使是连云、定海两地,在很多方面都不如高密县基建、
组织、防御等等等等。
去年护卫军北上,凌云翼身为昌邑知县,孤身隨军渡河,可见胆气,施政高密,无论是清查田亩、组织人手、疏通河道、安抚民眾,都非常出色。
去年末,周君仁遣派一营在高密县境內剿匪,凌云翼打理后勤粮草,提前命人查探贼巢,都很有章法。
再加上凌云翼虽然在山东任职,却是南直隶太仓州人氏,正好適合莒州內书房首脑这个位置。
“下文吧。”
听到陈锐的话,沈束摊开纸,迅速写下调令,先后由陈锐、石茂华、黄九皋签字画押,分为两份,一份留存,一份立即送往胶州。
“高密內书房·由胶州选派人手上报。”陈锐继续说:“至於陈洪蒙、赵理,前者入舟山內书房,后者入连云內书房。”
沈束点点头,胶州那边人手多,即使抽调也撑得住,而连云那边本来就人手少,的確需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