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出兵(2/2)
如严嵩、严世蕃与徐阶都心里有数,所谓的江北明军实际上是分为两块的,一支是徐州军,一支是江北军。
这种分裂主要是因为凤阳府,徐州军位於凤阳府北侧,而江北军驻扎宿迁,就是为了护卫凤阳府。
严嵩、徐阶不愿意与舟山撕破脸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关键就在此处,一旦开战,若是江北军不敌,护卫军攻入凤阳府后,位於泗州的祖陵就在护卫军兵锋之下。
如果这样,严嵩、徐阶两位大佬也承受不住嘉靖帝的怒火。
所以,借道就借道吧。
沐水之上,百航爭流,逆水而上,南京城內的翁府內,翁万达很是感慨的对唐顺之说:“一松一紧,可见舟山之能,可见陈锐其人之仁。”
唐顺之默默点头,南京城內他们因为与陶承学的关係,所以对护卫军的动向了解的非常清楚。
护卫军春季出军,让翁万达、唐顺之都大为异,异的不是出兵,而是没有在胶州动手,而是大费周折的从连云出兵北上。
陶承学送来的信中写的言之凿凿,之所以胶州那边不动,是因为贼首李邦珍行春耕,
之所以连云出兵北上,是因为沐沂河谷周边一片混乱,无人行春耕事。
陈锐的选择,在翁万达看来就是“仁”。
在这个时代,粮食永远是最重要的资源,若是不行春耕,那沐沂河谷很可能沦为地狱。
翁万达缓缓起身,久久站在墙壁边,墙上悬掛著一副山东地图。
“败敌倒是不难,难得是战后收拾残局。”唐顺之在身后说:“不过舟山富饶“你是说钱庄吧。”翁万达笑了笑,“陈锐倒是有一手,堪称空手套白狼。”
“可惜朝廷不能仿之。”唐顺之苦笑了声,用屁股也想得出来,如果在南京弄个钱庄,十成十会坏事。
唐顺之盯著地图,“翁公,此战之后,若是舟山有意在沂水县一带建制,朝廷说不定会命江北军截断沐水。”
“沐水不是关键。”翁万达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关键,“关键在於郑城。”
唐顺之恍然大悟,南下的沐水、沂水就是在城合流,护卫军北上山东之后,舟山若要运送物资,必过城。
最要命的是,一旦舟山在沐沂河谷建制,若是战事不利,沿沐水、沂水南下-而城却卡在了护卫军的退路上。
换句话说,护卫军想稳稳的拿下沐沂河谷,那就要將郑城捏在手中。
翁万达嘆息一声,从战局来看,护卫军拿下沐沂河谷,必然对接下来的战事大有益,但对朝廷来说,却未必是什么好事。
但陈锐其人,军略了得,不可能看不到此点。
也就是说,护卫军很可能在不久的將来,与江北军起正面衝突。
寧海闹了一场之后,又要在城闹一场,虽然翁万达也能理解护卫军的无奈,但也能感受到陈锐的锋锐。
只是,朝廷还能忍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