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募兵(中)(2/2)
“听说即墨县那边不少大户都不肯纳粮税?”麻夏侧头问了句。
“嗯。”沈一贯点点头,“到时候有他们的好处—高密县那边倒是挺乖巧的。”
“那是有原因的。”麻夏嘿了声。
年前年后,护卫军一方面为了锻炼新兵,一方面为了护卫地方,两个营的兵力一直镇守高密,频频出击,击退绞杀来犯的盗匪,即墨地方的大户自然会乖巧些。
“梅二郎和汪十一郎已经进去了?”
“嗯,都临时安置在我魔下。”麻夏犹豫了会儿,才说道:“该是如何就如何,若是考核不过,那就转为警备军。”
这些少年郎因为身份特殊,而沈一贯、朱都在內书房任职,麻夏、吴大绩身为连长,也算是中层將校了,所以消息相对来说很灵通。
沈一贯点头道:“这次肯定会有一批新兵被筛选下来入警备军。”
舟山师部已然下了公文,原本计划今年秋收之后才成立的警备军这次就要成军土卒待遇、月钱大致是护卫军的七成。
梅农和汪古此刻正在宿舍內整理被褥,对面的一个青年打量了几样,隨口问了几句,笑著说:“你们不是山东人。”
汪古了声,“嗯,我们是去年从浙江北上应募作工的,索性就应募入军了。”
“原先我们就在沈家门作工。”梅农补充道:“早就羡慕护卫军士卒月钱丰厚,又吃得好,还能拿赏银呢!”
青年笑吟吟的说:“我又没说什么,何必解释这么多?”
梅农脸色僵了下,拱手道:“还没请教———”
“张邦土,临朐人。”张邦土起身行了一礼。
要不是汪古机灵在边上咳嗽了声,梅农差点习惯性的回礼,这是士子文人见面的礼仪。
张邦土看了眼汪古,心里差不多能肯定,这两人年岁不大,言行举止带著明显的文人作风,很可能是书香门第出身,说不定身上还有功名呢。
实际上张邦土也有功名,他是主持即墨內书房的张邦彦的五弟,嘉靖十八年被点为生员,后转而习武,嘉靖二十年考中武举人。
“我打听过了,一般来说新兵入军,是以班为单位调配的,咱们一个班,以后就是袍泽兄弟。”张邦土笑著上前,拍了拍梅农的肩膀,“听说新兵营训练挺难熬的呢。”
“是啊,三个月呢。”梅农虽然下定决心,也不是个畏难的,但还是懦懦不安。
吴大绩、麻夏两人刚刚入军时候,偶尔回村几次,每一次都是精疲力尽—“·
光是每天早上的拉练就挺难熬的。
汪古有些无奈,新兵训练三个月,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也不是什么人都知道的。
这时候,门外传来密集的脚步声,七八个同班的新兵拥来,个个抱著被褥、
衣物,头上还顶著木盆。
张邦土、汪古、梅农都迎上去帮忙,宿舍內登时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