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象山的处置(1/2)
第344章 象山的处置
此时此刻,沈家门二食堂的角落处,刘奇、周四正在与昨日就赶来的昌国卫指挥使刘丰敘话。
“老十二,条件实在苛刻了点。”刘丰愁眉苦脸的唉声嘆气,“这是刨了根啊。”
今日,石茂华、陈默奉命与刘丰商议象山诸事,参会的除了刘西、周四两个昌国卫出身的將校之外,还有周君佑。
刘丰想的很好,他自然不会蠢到对抗舟山,只希望象山一切保持原状。
但周君佑、石茂华让刘丰的一切美梦成空。
周君佑直截了当的放了话,除了水寨和驻兵点全都让出来之外,废卫所制度。
这让刘丰实在难以接受,卫所官之所以能拥有大片的田地,还能养得起私兵,说到底是建立在卫所制度上的。
身为千户、副千户、百户,才有名义去统率、命令那些卫所青壮。
如果废除了卫所制度,那刘丰与其他人就没有本质区別了。
刘奇笑道:“你说说看,东南沿海卫所,哪一个卫所还能打战?”
“都是一帮软蛋!”
“大哥刚开始组建护卫军都放过话,卫所出身一律不收,至今军中,我和周四、廉钟都是卫所出身,但都是大哥的老班底。”
“除此之外,也就定海卫的骆松、观海卫的胡守仁等寥寥数人,但这几人都是卫所中出挑的。”
“但凡舟山之內,必废卫所!”
卫所制度到嘉靖年间已经烂得不成样了,虽然说歷史上嘉靖年间,先有东南抗倭,后又镇守北疆,冒出了不少的將才,大部分都出自卫所。
最为耀眼的几位名將,戚继光出自登州卫,俞大献出自泉州卫,李成梁出自铁岭卫,卢鏜出自处州卫。
但他们的成功来源於自身的努力,而不是所谓的卫所制度,甚至於他们魔下的士卒绝大部分都是募兵,而不是卫所兵。
“其实也不一定是坏事。”周四笑吟吟的说:“若是昌国卫仍在,护卫军募兵——他们就没办法应募。”
刘丰眼珠子在眼眶內滴溜溜的转,想了会儿才小声说:“那田税是不是—
”
“觉得太高了?”刘西的眼神犀利起来。
“老十二,不是这个意思。”刘丰身子前倾,“昌国距离沈家门又不远,好些人在这边作工,我已经听说了——-舟山是不行役的,只招募作工,应募者都能吃饱。”
“上等田缴六斗粮,还真不算太多———“”
周四和刘西都是微微冷笑,觉得【不算太多】,这明显是胡扯啊。
对於普通民眾来说,真的不算太多,但对於昌国卫的卫所官来说就难说了.因为之前他们是不需要服役的。
关於初步定下来的田税即將在定海、胶州、连云三地推行,民间大户、卫所官以及家中有功名者,肯定是要不满的。
所以內书房和师部都已经下文,一方面不许隱瞒田亩数据,另一方面要强行推行,无论什么人违抗,一律严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