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交易(2/2)
徐唯学对毛海峰协助舟山运送物资很有异议,倒不是因为少赚了钱,而是因为舟山现在已经成了东南沿海的庞然大物,对崇明岛,对汪直集团已经產生了不小的威胁。
“铜料。”陈锐解释道:“倭国盛產铜,我要大量採购铜料。』
毛海峰一证,与徐海对视了眼,迟疑道:“陈兄,倭国运送铜料来舟山其实划不来的。”
铜,在这个时代主要用於两处,一处是铸造佛像之类,另一处就是製作铜钱。
换句话说,铜是可以直接当钱用的。
从倭国购买铜料,再製作铜钱·-如果是从倭国內部购买,说不定还稍微有些赚头,但从毛海峰手里购买,等於是从汪直手里购买了。
汪直说到底是商贾,怎么可能让舟山占到便宜?
陈锐几乎是拿著银子或者铜钱去换铜料就算等价,加上铜料製作成铜钱,亏本是肯定的。
“卖不卖?”陈锐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非要买的话,自然是卖的,每次船队去了倭国,回程大部分船舱都是空的,正好拿来压舱。”毛海峰点点头,“不过,价格肯定是义父定下来的。”
“不打紧。”陈锐点点头,“那就说定了。”
从倭国採购铜料,陈锐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从內地找铜矿他实在不知道去哪儿找,而且成本搞不好更高一点。
原本陈锐是打算从东南亚採购铜料的—-其实他並不知道,东南亚的一个岛屿上,有著后世第一大金矿和第三大铜矿。
而事实上,铜料在东南亚商贸交易中是很少见的,不仅仅是货物-因为欧洲人並不將铜作为交易货市。
在询问了那几个留守沈家门的番人之后,陈锐才决定从倭国採购铜料用以铸炮。
精铁也能铸炮,但不管是射程、威力、使用寿命、射击频率等等,都无法与铜铸炮相比。
如今的欧洲战场,普遍使用的是铜铸炮,如果真的能从马六甲聘请到铸炮师,那不管是对方,还是陈锐,都更希望铸铜炮。
一旁的徐渭突然插嘴道:“还有一事要跟你们提前打招呼,从明年开始,舟山会大量收购、纱。”
徐海、毛海峰都脸色变了,海贸產品非常繁多,但在对倭国的出口中,布的利润不算特別高,没有部分瓷器以及丝绸等货物高,但却很稳定,而且非常抢手,几乎是拿出来就销售一空。
徐海忍不住问:“舟山要售布给番人?”
“你管那么多?!”邓宝哼了声,才解释道:“自个儿都用不过来,还卖给別人!”
“售卖番商,可能以后吧。”徐渭笑吟吟的说:“但短时间內不可能的,胶州、定海卫、连云都还好说,一个是胶州,一个是辽东,都需要大量布御寒。”
“而最关键的地方在於,明年护卫军肯定是还要扩军的,而且是肯定要出兵北上山东的。”
“而护卫军以东南人为主,一旦战事僵持不下,南人难抵北地刺骨寒风,所以必须有所准备。”
陈锐补充道:“而且还有救护,战后止血、裹伤,都要用到布,甚至还要用打制甲,既能防御也能保暖。”
“还跟你们抢买卖?”邓宝笑骂道:“原本是想直接买布—-你们肯卖,
我们也买不起啊!”
毛海峰汕汕乾笑几声,如今他们驻军崇明岛附近,正是全国种植最密集的区域,没有之一,也是全国布產出量最高的区域,同样没有之一。
但纱、布除了部分会被各地商贾收购之外,大部分都是运往倭国,其中部分还会转口卖给来倭国的番商,利润在海贸中也属於中上游。
大把大把的银子,自然是不可能便宜卖给舟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