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纵论(1/2)
第309章 纵论
议事堂。
引著毛海峰、徐海入內的沈明臣嘴里寒暄,眼角余光迅速的扫了一遍,並没有看见朱和沈一贯,这才略为鬆了口气。
“很可能就是此人。”
看著一行人消失,大门的侧房內,沈一贯將露出极细缝隙的窗户关上,如此说。
一旁的朱微微点头,赞同这个判断,
都已经这么久了,舟山与崇明岛也一直有来往,段崇文、老哈都先后几次向崇明岛遣派细作,传回来了不少消息。
当日在那个岛上,被吴大绩指为徐唯学亲信的倭寇的的確確失踪了,而当时徐唯学正在奔赴南京的途中,掌军的是毛海峰,但徐唯学的嫡系人手是留给了侄儿徐海。
发现了徐海,一切都能联繫起来了,徐海曾经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这在崇明岛並不是什么秘密。
而十三童生中,钟弘扬就住在虎跑寺边上,最喜寺中素斋。
朱、沈一贯都能想像到,脾气暴躁性情乖张曾经打死书童的钟弘扬很可能因为琐事与徐海结下了仇怨。
而徐唯学突然的出现,以及大败倭寇,让徐海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也有了报復的实力-所以才派出人手,不料却出了岔子,不仅掳走了钟弘扬,顺带著將在场的其他十二童生全都掳走了。
“吴淞参將、吴淞游击·——.”沈一贯低低呢喃。
“我听哈兄弟说过。”朱冷静的说:“崇明岛青壮数以千计,特別是在护卫军在山东大捷之后,徐唯学招揽流民,组建成军,兵力逾五千之数。”
“关键还是水师。”朱深吸了口气,“不说他们以及背后的汪直海船甚多,仅仅以航道计-从舟山至连云、胶州,崇明岛正处腰眼处。”
“不过,毛海峰此人——”沈一贯突然笑道:“大哥实在眼光精准,小弟与海峰早年相识,还曾是同窗,此人有节。”
朱目光闪烁不定,一时间没有说什么,通过很多线索,他察觉得到,陈锐、徐渭对崇明岛是有方案的,而毛海峰很可能是其中关键的一枚棋子。
而此次,毛海峰应邀赴沈家门,徐唯学派了徐海同来,用意颇深要知道在崇明岛內部,徐海是不负责海贸事的。
是怕毛海峰与舟山走的太近吗?
毕竟山东一战,就是毛海峰出动海船,以最快的速度將护卫军运送至胶州港,后期运送军械、粮草也不遗余力-虽然舟山是付了钱的。
此刻的毛海峰、徐海已经走入大堂,堂內只有三人,身材高大的陈锐正负手盯著悬掛在墙壁上的偌大地图,徐渭拿著文书站在后侧,另一侧的邓宝嘴里正在解说著什么。
听到脚步声,邓宝住了嘴,转头看来,陈锐却没有任何动作,依旧盯著地图。
邓宝与毛海峰是老相识了,点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做了个安静的手势。
半响后,陈锐的声音响起,站在毛海峰身后的徐海侧耳倾听,这声音略有些沉闷,但说话抑扬顿挫,没有半分的迟疑。
“朝鲜国內如何?”
“七八年间,国君轮转,嘉靖二十三年,中宗逝,世子继位七个月病逝。”徐渭已经从辽东返回的船队中搜集到了足够的信息,“如今在位的是以侄子继位的李恆,其母尹氏垂帘听政。”
“不过国內大权尽在权臣尹元衡手中,李恆也尚未亲政。”
陈锐思索片刻后问道:“尹元衡与尹氏?”
“不是一族。”徐渭笑道:“原先与尹元衡政斗的也是姓尹。”
“嗯。”陈锐伸手在地图上比划了下,“辽东军索之不多,又无根基———“”
“蒙古復来,临近朝鲜。”徐渭也嘆道:“若无舟山北援,辽东军除非直取汉阳,否则”
“否则要么败落於韃、朝鲜夹攻,要么附朝鲜国君或权臣。”陈锐冷哼了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