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上不仁(2/2)
徐渭就住在陈家不远处,两人一进门就看见正在与陈述敘话的孙堪。
“父亲。”陈锐招呼了声,打量了孙堪几眼,“孙公这几日愈发好了。”
“多亏你父亲延请名医。”孙堪笑吟吟的说:“如今也进些荤腥,虽有违孝道—.”
“孝有大小之分。”陈述轻声劝道:“若能眼见护卫军收復北地,想必杨老夫人九泉之下亦能目。”
“是啊。”孙堪握著陈锐的双手,“虽然急迫,但不要急,不要急,即使老夫不能目睹,他日亦在墓下静候捷报。”
“好。”陈锐的回覆如同他的性格一般,简洁而有力。
聊了几句,看儿子的视线落在边上一个中年人身上,陈述笑著提点道:“忘了吗?”
“这位是徽州程爵,此次为孙公诊治的名医就是当日那位。”
陈锐这才想起来,程爵是徽州木材商人,从年初就与舟山开始做木材生意,
还特地从徽州请来名医,父亲得其妙手,病情才渐渐好转。
“拜见陈千户。”程爵上前拜倒行礼。
陈锐伸手挽起,眉头微燮,“你径直说就是。”
徐渭也是眉头皱起,虽然身份有差別,但却是有救命之恩的,程爵无需行如此大礼,所以必有所求。
“他想迁居沈家门,投身舟山。”孙堪轻声解释道:“徽州那边的日子“
不太好过啊。”
在屋中坐定,又有金柱、沈束先后来访,眾人听著程爵仔细的讲述。
说起来徽州是真的惨啊,此地本来就是七山二水一分田,所以一般来说,徽州人如果不种地,往往会走两条路,一条是科举。
徽州在整个南直隶所有府州中,科举出仕的官员是在前列的,比如如今的工部尚书胡松,两淮巡盐御史胡宗宪。
另一条路就是商业,扬州的盐商有六七成都是徽州人,就算是汪直、徐唯学再到之前的许栋四兄弟,这些海商也都是徽州人。
所以,在坐派餉银中,南直隶那么多府州,徽州府排在第三,仅次於苏州、
松江两地。
徽商在明清两朝名气很大,但普通民眾却是没多少好处的,而坐派银却是要普通民眾来承当的,再加上同时追缴积年拖欠·
要命的还有在后世很有名的“徽州人丁丝绢税”,直接导致了波及两县的民变,就连县的县令都被杀了。
在这次的民变中,程爵差不多算是破家了,最终带著家人选择投奔舟山。
“此类事,非徽州一府。”金柱嘆息道:“数月来,同僚、同年来信,南直隶、广东、福建、浙江各地均有民变“
沈束咬著牙一字一句道:“上不仁,上不仁!”
这句话指向明確,眾人一时间默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