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內情处的好料子(1/2)
第299章 內情处的好料子
已经是十二月中旬,气候愈发冷了,胶州又是临海,风力颇大,吹得大活河岸边的树林似乎都在瑟瑟发抖。
沈襄拢了拢身上的衣,看了眼前面那个还穿著单衣的乾瘦身影,心想这个琼州人还真能扛啊。
其实海瑞也有点快撑不住了,毕竟是从小在热带长大的,心里已经后悔昨晚没有收下那件衣了。
嗯,如今的海瑞,还没有歷史上那么头铁。
“我辈读书人,忠君报国,忠君报国,”吴泽站在河坝上放眼远眺,隨口道:“汝贤可读《孟子》?”
海瑞迟疑了下,“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哈哈哈!”吴泽轻笑了声,“不错,不错,不过鲁人却是吟诵另一句。”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这两句都是洪武年间朱元璋刪《孟子》一事中,最重要也影响力最大的两句。
海瑞默然无语,之前在南京还不懂,但赴任即墨之后懂了,在山东一战之前,朝廷事实上已经放弃了山东和这数以百万计的民眾。
这就是【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我乃南直隶人氏,你海汝贤更是琼州人,倒是没有必要视君如寇讎。”吴泽笑著说:“以你適才那句为重吧。”
“说起来如今黄河以北,也只有胶州、登州两地尚有心气,舟山以民为重,
护卫军守土安民—.”
“今年韃在青州吃了场大败,明年必然来犯,千头万绪多少事啊,你还將精力放在那些小事上,格局太小。”
“明年守不住胶州,一切成空。”吴泽用力拍了拍海瑞的肩膀,笑著说:“有些气力,他倒是找了个好苗子来。”
海瑞隱隱猜到这个“他”指的是陈锐,但並没有说什么,最终没有选择入即墨內书房,而是来了河道这边,如今海瑞觉得自己来对了。
面前这位中年人乃名门之后,据说在乡梓以书画、诗文称颂一时,如今却是千瘦疲惫的模样,但即使如此,一双有神的眸子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你主责查验物资,所有物资都是从仓库中调拨的,流程相对繁琐一些。”吴泽领著人沿著河道往前走,“我们这边呈文內书房,批阅后再从仓储处调拨,前后都是有文员查验的。”
“虽然舟山沈家门码头的头颅还在悬掛,但还是有些人手脚不乾净,汝贤你要仔细些。”
“另外呈文的时间需要提前,修河道时间很紧,明年开春后就没那么多人手了,但也不能提前太长时间,因为我们这边的仓库是不够的。”
海瑞一边听著,一边放眼望去,大沽河两岸密密麻麻无数黑点,有的在运沙,有的在运送物资,有的在修河坝,再远一些还有青壮正在挖掘新河道。
想了想,海瑞问道:“听闻张奴水那边也在修河道?”
“那边差不多快结束了。”吴泽隨口道:“张奴水河道窄了些,还是要修胶莱河。”
一旁的翁从云笑著说:“修胶莱河,主要还是考虑到战事。”
看海瑞懵懂的眼神,沈襄解释道:“一方面能以水师运载兵力遍及莱州各地,甚至能远达登州,另一方面海船能通过胶莱河径直北上,出海仓口攻天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