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举重若轻(1/2)
第273章 举重若轻
十月初六。
三义镇东南数里外的一座小山,山脚处数十士卒,十余战马。
“你我临战未能上阵,还是头次。”沈希仪脸色不是太好看,“是嫌弃你我已年迈吗?”
沈希仪今年快六十岁了,俞大猷也不年轻,再过三年就满五十岁了。
俞大猷一边登山,一边苦笑著说:“初至江北,正如昨日所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些卫所兵”沈希仪想想就火大,昨日那一战他差点就被倭寇给活捉了。
“也不奇怪。”俞大猷与沈希仪交情极深,低声说:“去岁淮东大败,江北卫所几乎全数被摧毁,只能以江北总兵辖之。”
这句话说的婉转,但指向也很清晰,江北总兵官成国公朱希忠。
“卫所兵不堪战,但江北民眾却堪称豪勇。”沈希仪显然也想到了,“状元军坚守清河,城內青壮奋勇。”
“募兵。”俞大献点点头,“且待约庵公。”
俞大献、沈希仪都是即將上任江北总督的欧阳必进的旧部。
而欧阳必进后有严嵩撑腰,自身清廉,名声远播,文武双全,而且曾在苏松、江北任职,以应天巡抚总督粮储,以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
这意味著,欧阳必进熟悉江北,执军政两道,不会遭到来自朝中太大的阻力小山並不高,两人隨口閒敘间已然登顶,放眼望去,天地相交之处,两条黑线相隔。
虽然为了保证安全,距离战场稍远,但俞大献、沈希仪都久歷战阵,经验丰富。
南侧的护卫军分为数军,各自结阵,屹立不动,而北侧的倭寇处处喧闹,有凶悍之气。
沈希仪低声喃喃,“兵力差不多倍之。”
俞大献没声,心想护卫军的將校个个都有些傲气,不过也难免看来青州大捷,是实打实的大捷。
沈希仪顿了顿,又说:“托大了——·
观战的沈希仪觉得护卫军托大了,而事实上,倭寇军中,已经有人准备撒开脚丫子一溜烟逃跑了。
“父亲?”平日里凶悍的陈帆心里直打鼓。
“舟山还真得出兵了—”陈思盼看似镇定,实际上心里一样在打鼓。
一旁的陈四更是两股战战,这三个人都是经歷过杭州战事的,被护卫军杀得抱头鼠窜.看到狼笼就知道来的是护卫军。
其实出兵之前,倭寇几个头自並没有考虑过护卫军,倒是陈思盼想到了但当时护卫军北上山东,捷报也没传到海州,陈思盼还想著护卫军被拖在了山东。
在淮安府、扬州府大抢一把,完了扬帆出海,大不了跑到福建去,还怕护卫军来咬我啊!
“准备吧。”陈思盼低声吩咐几个子侄,“咱们先看看,不妙就先走,直接回郁州山。”
陈帆连连点头,“父亲,咱们出海去哪儿?』
“福建吧。”陈思盼摸著下巴看著前方乱鬨鬨已经开始向前进军的倭寇,『
徐唯学、毛海峰能做的,我们也能。”
陈思盼本就是闽地人氏,手下几个心腹也都是福建人,那边远离舟山,而且对海贸的需求不比浙江沿海低。
事实上,倭寇中並不仅仅只有陈思盼想著逃跑,还有一批人也准备脚底抹油了,只不过他们选择的方向是往北。
“別指望了,肯定打不过的。”几个月下来身材从肥胖变得瘦削的柴运眼神闪烁不定,“待会儿都机灵点。”
朱固沉默的点点头,他心里很清楚,倭寇被逮住,说不定还能活条命,被罚为苦役,而自己这批人,不被五马分户就算舟山有仁心了。
当初盐丁偷袭沈家门,柴运、朱固引路,手上都是沾了血的,后护卫军急袭富安,他们幸运的逃走,最终带看百多人入伙了倭寇。
“不走郁州山。”柴运低声说:“那儿距离麻港不远,说不定已经“去青州、兗州?”朱固试探问。
柴运点点头,他本就是山东人,很清楚山东的地形。
山东一省,西北平原,中部、南部多山,不管是韃还是护卫军短时间內都无力管束,正是他们落脚的最好地点。
陈思盼、柴运都已经找好了退路,而这半年多来盘踞在海州的倭寇头领林剪却是信心满满。
为什么?
当年林剪在双屿岛上势力不小,也就比许家兄弟略低一线,最重要的是,他手下养了一支两百多的真倭。
陈子鑾站在略高处眺望,倭寇已经渐渐逼近,身边的叶邦荣笑了声,“队列不整,唯有凶悍,此战必胜。”
“出兵前,大哥曾经提及,青州大捷后,军中士卒可骄,將官不可傲。”陈子鑾点评了句,隨后笑著说:“不过你也没说错,此战必胜。”
护卫军三个营中,临时提拔上来的副营长崔方率直属营充当前锋,丁邦彦亲自率两个连为右翼,刘西率两个连为左翼,剩下两个连队与警卫连为中军。
这一战,陈子鑾在战前经过详细布置,与山东战事最大的区別在於,前锋、
左翼、右翼之间相隔的距离不远,只有四五十步。
倭寇已经渐渐逼近百步,突然一两百倭寇发足猛衝而来,不少人赤裸上身,
口中,举刀做恐嚇状。
“这就是真倭了吧?”崔方舔了舔嘴唇,眼中满是兴奋,从腰间抽出长刀,
“后排准备好,统一號令!”
“前面的狼手,拿稳了!”
除了青州一战追击之外,一直没有机会临阵的麻夏觉得身子有些僵硬,转头扫了眼左翼,理所应当並没有看见吴大绩。
喉咙有些发乾,手心有些潮湿,麻夏努力从咽喉中挤出一丁半点儿的唾沫用嘶哑的声音喊道:“都拿稳了!”
倭寇的面容已经清晰可见了,嘶吼声在耳边迴响,班长赵路还有兴致回头看了眼麻夏这位临时抽调来的副班长,笑著大声说:“侧翼小心点,鏜鈀手跟紧点!”
经歷过山东三战,军中士气正盛,別说团、营级別了,就是连排的军官在心理层面也能举重若轻。
这不是狼第一次问世,也不是狼第一次遇到倭寇,但却是第一次遇到真倭。
赵路眯眼细看,衝到近处的真倭中,一个头领模样的倭寇居然右手持刀,左手还拿著一把摺扇,作势挥舞。
其实赵路並不知道,这就是真倭所谓的蝴蝶阵,以摺扇为號,长刀挥舞,进退如一。
不过,没有鸟用——这一世鸳鸯阵的提前问世,让这批真倭吃到了苦头。
硕长的狼可不比之前杭州一战时候,枪头是用精铁打制,锋锐有力,上指头面,下戳腿脚,加上枪身上横七竖八的铁枝,让真倭无计可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