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战后布局(1/2)
第261章 战后布局
“诺延达喇仅率十余骑由淄川北窜,魏州遁走,李滦被生擒。”
“数日前,斥候回报,驻守长山、新城、邹平等地的敌军纷纷西撤。”
“我留戚继光率两百骑兵在淄川,一为护佑百姓迁居,二为遣派斥候查探,
以防韃復来。”
“周村不敢言,但顏神镇迁居人口眾多,至少两千户,多有矿工、匠人。”
陈锐简单而快速的敘述了淄川那边的战事和情况,看向陈子鑾,“这边呢?”
周君佑、周君仁都率骑兵隨陈锐追击去淄川,益都县这边以旅部陈子鑾为首。
“九月十八日,益都县令献城,后自尽於家中,一团分散兵力,扫荡各处,
兵锋抵淄水。”陈子鑾快速的说:“九月二十日,三团收復临朐,最后一战江北参將倪泰率近千步卒参战。”
“倪泰?”陈锐有些意外,“徐州军北上了?”
“益都开战前数日,因韃收拢兵力,徐州军察觉异样,倪泰亲率千名步卒沿沂水北上。”陈子鑾解释道:“尚有三千兵马一直停驻在沂州。”
陈锐点点头,陈子鑾继续说:“二团北上攻寿光,直属营攻临淄都很顺利,
都是一鼓而下。”
陈锐看著铺在桌上的地图,“青州府中部基本上都拿下了,可惜,可惜—”
“的確可惜。”徐渭嘆道:“若护卫军有两万精锐,以淄地为核心,遣兵北上西进,安抚民眾,当能立下基业。”
说到底,这一次护卫军北上,虽大败韃靶名扬天下,但终究根基不深,不能以此立基。
“不急,不急,还有復来之日。”陈锐不再感慨,视线在地图上扫了扫,“北部的博兴、乐安、高苑不管了,南部如何?”
“前几日倪泰来过益都,听他提起过。”王如龙开口道:“的確如出兵之前猜测的一般,大量民眾往南逃窜,沂水县还稍微好些,诸城、莒州一片混乱。”
“盘踞在淮安府东北处的乱民、乱兵被状元军堵住要道,难以越沐水,窜入青州南部。”陈子鑾摇头道:“而且之前叛乱的李邦珍也率乱兵南下,以五莲山为据点。”
“五莲山?”陈锐盯著地图,“也就是日照、诸城左右。”
“嗯。”王如龙摸了摸腰间,“大哥,可要攻打?”
“不急,不急。”徐渭打了个哈欠,“接下来胶州乃是重中之重,至於护卫军—先要收拾了海州。”
陈锐、陈子鑾都頜首赞同,一旁的凌云翼忍不住抬头看了眼陈锐舟山显然在出兵之前对后续是有著充分的考量和计划的。
不过凌云翼也是有些无语,不管怎么说自己还是昌邑县令呢,这帮人在自己面前完全不避讳的说要攻海州。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与胶州一般,攻下海州之后,护卫军一定会在当地扎下根。
但与此同时,凌云翼心里也涌起难以言明的情绪这是定下护卫军日后布局的大事,陈锐却毫不犹豫的让自己参与。
陈子鑾的手指在地图上滑动,“驻兵胶州,拿下海州,两地稳固之后,再由赣榆出兵北上,胶州亦可出兵西进,两面夹攻,將沂述河谷握在手中。”
凌云翼舔了舔发乾的嘴唇,“如此,莱州、青州、海州就能连成一片。”
徐渭补充道:“有沂水、沐水、泗水相隔,又有沂山、五莲山,若是来袭,骑兵难以纵横。”
“不错。”陈子鑾嘿了一声,“骑兵的机动力太强,飘忽百里,大范围绕后或突袭或断粮道,但在青州南部可发挥不出来,若是面对面斯杀,难道护卫军还会怕了他们?!”
凌云翼既有些兴奋也有些犹疑,低声道:“江北总督王邦瑞—
海州隶属於南直隶,去年新设江北总督,辖扬州、泰州、通州、淮安、徐州等地,海州隶属於淮安府,下辖只有赣榆一个县,但面积却是不小的,占据了淮安府东北部。
如今海州被乱民、倭寇侵占,倒也罢了,但如果被护卫军占据,只怕江北总督王邦瑞不会容忍。
“没打过什么交道。”徐渭皱眉道:“不过,取海州乃是议定之事,纵有阻力,也必须拿下。”
“不仅仅为切合大局。”陈锐点头道:“海州、日照、诸城、五莲,莒州——乱民、乱兵、倭寇—正要用他们的血为新兵手中的军械开刃。”“
徐渭瞄了眼凌云翼,“王邦瑞与裕王应该有些干係。”
“裕王————”凌云翼呢喃了几声。
陈锐也看了凌云翼一眼,“裕王其人,去岁虽无持械上阵,但能留於军中,
也算有些胆气,只是舟山不愿涉入朝堂。”
陈锐、徐渭都看得出凌云翼的心思,在很多官员的心目中,曾经在河南战事中击退韃的裕王是明君圣主虽然裕王当时只是个摆在那儿的牌子。
“舟山聚志同道合者。”陈锐並不在意凌云翼的心思,“他日若是有变,招呼一声即可。”
“今上不会许裕王掌军。”徐渭笑一声,“唯恐明皇旧事。”
凌云翼苦笑了声,赞同的点点头嘉靖帝可以充许自己缩著脑袋躲在江南,却决意无法容忍自己如同李隆基一般被软禁。
陈锐敲了敲桌面,將话题转了回来,“迁居诸事如何了?”
“虽然有些乱,但大体上有条不素。”徐渭让人换了张地图过来,“由各地小吏、大户动员,每五百人为一队,造册登记后启程,如今选了两条路。”
“其一是益都县、寿光县、临淄县、昌乐县,过巨洋河、丹河、白狼水,再从胶莱河南下胶州。”
“其二是安丘县、临朐县,直接从潍汶水北上,在昌邑县转而向东,再从胶莱河南下。”
“先行运送粮草,在路途中设粥棚,而且要遣派兵力沿途巡视,以防乱兵侵袭。”
“如今的问题在於,百姓是片瓦都想带著,速度很慢,鸡公车、马车又少,
而且胶莱河上的船只只怕不够,我已经让閔柏、卓青提前回胶州,儘快收集船只、水手。”
陈锐停了片刻后才说:“慢点就慢点吧,胶州那边—吴泽应该很快就到了,即使只是搭建棚子,也要耗费时日。”
“不过沿途粮食方面略略放宽—大都是被韃靶劫掠而来的,便用之於民。”
凌云翼侧头看了眼徐渭,这番话与徐渭的打算不谋而合。
徐渭应了声,问道:“临淄那边呢?”
“我与郑光薄商议过了,走孝妇河或淄水北上,由小清河入海,再从莱州府海仓港口入胶莱河。”陈锐看向凌云翼,“淄水是能走沙船的,胶莱河北段能走到哪儿?”
凌云翼在心里盘算了下,“至少能走到亭口镇。”
“那就要再搜集沙船。”徐渭喷喷两声,“又有的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