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胶州湾(下)(2/2)
沂沂河谷是鲁南最重要的一条通道,位於泰沂山脉与五莲山之间,江淮之地北上鲁北以及入鲁东:此乃是第一要地。
明初徐达北伐,就是打通了沂沂河谷,方能大军入鲁。
如今明3
工中+
为沂沂河谷的南侧已经被贼车、倭寇等眾多势力覆盖。
徐渭几乎可以在脑海中描绘出日后可能的战局。
护卫军一部从胶州湾登陆,转而向西,同时已经拿下海州的护卫军一部通过沂沂河谷,出营州向东,合军后沿沂水北上,出现在青州府的腹地。
琢磨了好一会儿,徐渭惋惜的说:“若是能连同海路,那日后莱州与海州、舟山的来往就方便多了,水师能骤然攻天津,袭北直隶腹地。”
“元朝行海运,所以才修建胶莱河,使船只无需绕过登州,可以节省路程,且登州沿海有山角之险。”老哈解释道:“我已经询问过本地长者,也查阅过地方志,当时动工仓促,三年即成,因河窄水浅,行船困难,四年后就被废弃。”
“十年前,开挖新河,但大活河水量不足,只能建闸控制水位。”老哈饶有兴致的说:“实际上河道还是相连的,只是拖沙而行——.”
徐渭回头看向陈锐,后者摸看下巴的短须,眼神闪炼不定。
“肯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只怕银钱也不少。”陈锐有些心动,但也知道这不是小事。
“但好处也不少。”徐渭笑著分析道:“西侧有胶山,胶水即从山中出,穿过整个莱州府,大沽河自登州府招远县阜山出,西南而下,自麻港入海。”
“加上各条支流—”一旁的陈子鑾也心动了,“护卫军能以船只运送兵力至於莱州府各处,甚至能远达登州北部。”
陈锐沉吟片刻后,“那就要驻有重兵。”
“这倒是。”徐渭点头赞同,“一旦通航,海船能从莱州府北侧出海,
直抵天津,韃必然不会容忍。”
“但也能与登州军成角之势。”陈子鑾轻声道:“且后有海州为盾。”
徐渭试探问道:“此战之后,问问吴兄?
1
陈子鑾嘴角抽搐了下,吴泽如今忙的那叫一个不可开交,每次回沈家门都要埋怨几句真是上了当,这辈子都没这么操心过。
陈子鑾如今也是军中核心人物了,又在旅部,所以知道很多关键信息—.·此战之后,护卫军的重点在海州,已经確定吴泽是主事者。
如果在让吴泽负责疏通大沽河,只怕真的撑不住了—-就算是牛马,也不能这么使唤啊。
“再想想吧。”陈锐不置可否。
“如果要做,那就要儘快。”徐渭提醒了句,,“而且,我虽未见过戚元敬,但观其信件,只怕有青霞之像。”
陈子鑾咧了咧嘴巴,沈炼在舟山的名声可不太好,周君佑、楼楠还算是稳重的,但周君仁、司马等人私下都是破口大骂的。
如今护卫军诸將心里都有数,舟山和朝廷明面上没撕破脸,但实际上已经分道扬了。
不说中低级將校,至少团、营级別的军官基本上都是站在舟山这边的—..让很多人意外的是,其中態度最为坚决的丁邦彦。
原因也很简单,丁邦彦最清楚双方那鲜明的对比。
陈锐略为沉默了会儿,他听得懂徐渭的言外之意。
戚继光未必会站在舟山这一边,那疏通大沽河,在胶州湾驻守重兵,那就很有必要了·这是舟山在北地唯一能牢牢握在手中的要点。
莱州府河流纵横,且胶州湾地势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韃以重兵压境也未必攻得下来,更何况后方还有舟山、海州,即使真的守不住,也能撤回来。
但若能守得住,借看胶莱河,莱州府乃至小半个登州府都在护卫军的势力范围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