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坤(1/2)
第226章 沈坤
八月二十二日。
淮安府清河县。
自从去岁韃破淮东,又有洪泽湖决堤,繁华一时的清江浦已然沦为废墟。
南北运河、黄河、淮河匯集的清河县与对岸的乌头镇取而代之。
虽然如今南北对立,大战连连,但南北运河依旧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使清河县並不显得颓败。
县城以东五六里处,一处军营依河而立,营中士卒正在奋力操练。
一位中年文士笑著问刚刚赶到的吴百朋,“惟锡兄,较之舟山何如?”
吴百朋笑了笑却没有回答,边上一位似有文华之气却身披软申的中年人摇头道:“护卫军出征杭州,於萧山码头一香大溃两百倭寇,后进击追击,无所不胜,不能比,远不能比。”
“十洲公过谦了。”吴百朋並没有否认。
富安镇中,吴百朋虽未见战事,但眼见护卫军士卒进退如一,號令森严,由小见大,当知护卫军威名並不是凭空而来。
这位身披软申的中年人即嘉靖二十年状元沈坤,边上的中年人是散尽家財买粮的阮淳。
而正在操练的士卒就是所谓的“状元军”
沈坤並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专注的盯著士卒操练,一直到操练完毕,才请吴百朋在营房內坐定。
“沈某知晓惟锡来意。”沈坤延手请茶,“但此事不可轻定。”
吴百朋赞同的点头,“一旦出兵,胜负难料,不可轻忽。”
“虽舟山赠粮米、军械,但军中皆沈某乡梓子弟。”沈坤眯著眼打量看吴百朋的神色。
说起来沈坤是有些不太要脸的,当日陈锐承诺输粮米,而且后来还赠送舟山都缺的军械,无非就是为了指望状元军能够牵制淮东的贼军,减轻山东的压力。
虽然不是沈坤承诺的,而是吴百朋应下的,但毕竟沈坤收了粮米,又收了军械,现在却有些犹豫。
“如今韃靶汉军万户李率军进逼大清河,已然开战多日。”吴百朋轻声道:“徐州昨日传来军报,倪泰遣斥候北上,探得白莲教首赵全率军已抵东平州。”
“山东副总兵戚继光出兵莱州,停驻在平度州一带。”
沈坤眯著眼想了会儿,才说:“赵全还真是衝著兗州府东侧来的。”
“晚辈知晓十洲公所虑。”吴百朋径直道:,“其一,出兵北上,若是倭寇来袭,只怕肆虐各地。”
沈坤微微点头,如今状元军已经扩军到三千了,但要北上牵制贼军,至少要出兵两千,那防御上就难免不足。
出兵之后,后方老巢被袭,这是很可能出现的—因为盘踞在淮安府东北侧的贼军不止一支。
如今至少可以確定有两支,一支是在充州府与淮安府的交界处的羽山周边,主要是以乱兵、暴民为主,多有头裹白幣者,应该就是白莲教控制的贼军。
另一支是盘踞在淮安府东北侧的海州,部分在郁渊岛,主要是倭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