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昏庸无道(1/2)
第223章 昏庸无道
沈家门內一共七个村落,都在东侧或者西侧,南侧是盐由以及主营地中部是各个机构的办公场所。
七个村落错落有致的分布,因为都是初建,所以直接用甲乙丙丁来命名。
其中最大的村落为甲號村,是最早一批迁居而来,也是最早建立的,护卫军的高级將领,以及沈束、徐渭等人的居所都在这个村落中。
吴大绩站在村口,笑著说:“听闻杭州皆言,舟山如飞来一城。”
“现在虽然只是七个村落,但尚有大片空地。”麻夏点头道:“听说以后就以甲號村为中心起镇。”
“不止沈家门。”吴大绩补充道:“定海卫那边如今也很热闹,特別是长山一带。”
麻夏沉默片刻后苦笑道:“奈何朝弃民心。”
“朝中诸公,朝中诸公———”吴大绩摇摇头,从一条小巷中穿过,绕了两个弯,才推开一扇门。
已经是黄昏时分,眾人都已经回来,沈一贯正拍著桌子嘧骂—-骂的是朝中的科道言官。
朱賡衝著吴大绩、麻夏点点头,面无表情的对沈一贯解释道:“其实也是无可奈何。”
吴大绩一听就知道大家在討论什么,接过张元递来的水杯,隨口道:“科道言官何敢触怒陛下?”
“不说当年百官哭门,陛下一顿廷杖——.”孙点头道:“南迁之后,
都察院、六科已有多人上书被弃市,如今言官都不敢弹劾严分宜,只能盯著户部。”
汪古笑了声,“如今言官早无胆气。”
南京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舟山,陈锐是看过就算,也就沈束、吴泽等文人时不时討论一些,而朱一般都是跟著沈束的,所以將一些消息带了回来。
坐派银之后,户部遭到了科道言官猛烈的弹劾,但却没有人去弹劾严嵩。
没有弹劾严嵩,並不是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件事与严嵩没有关係。
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弹劾严嵩和指责陛下是一回事·.坐派银的主要原因就是太傅园的修建。
朱賡摇头道:“这几日我大约估算了下,仅寧波一府,坐派餉银约莫七万两,慈谿、定海、奉化、象山几县均有农户沦为流民或佃户。”
“但整个浙江省也只坐派餉银三十多万两。”孙键嘆了口气,“陛下实是.”
眾人都沉默下来,但都知道孙没有说出口的—:“昏庸无道”。
去岁嘉靖帝南逃,在南京落脚之后的所作所为—无有胆气,无有復志,唯有抱权守位,大兴木土,不理政事,埋头修道炼丹。
如果说之前的嘉靖帝很难有个准確的评价,虽然有大礼议世间,但也任用名臣,颇有明君风范。
那如今的嘉靖帝已经符合士子中“昏庸无道”的评价標准。
在连续加税之后,还要以银的名义大肆敛財,不顾民心所向,实打实的昏君做派。
或许是因为已经南狩了,嘉靖帝索性不管不顾,反正脸面已经丟乾净了———也或许他心里明白,復土无望。
指望什么呢?
只能指望自己得道升天了。
“山西战事连连,西南又有兵败,辽东残军窜入朝鲜苦苦支撑,山东战事近在眼前。”朱嘆道:“陛下及朝中诸公到底在想什么?”
孙笑道:“今日听闻,南京多有人嘲讽,舟山大言欺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