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来投(1/2)
第198章 来投
徐府大院中,说是院子,实际上有点东南园林的味道,布局精巧,长廊豌蜓,小湖假山,移步皆景。
陈锐坐在石桌边,拿著纸笔算了又算,总感觉不太对劲,七家盐商,就抄出了四十多万两银子?
昨日实在是被那些银冬瓜晃了眼,但运送的时候,司马派了人手在码头处统计,大致估算了下,不会超过五十万两。
换句话说,七家盐商,每家的存银平均没超过八万两-—---这是开玩笑呢?
还没季寿那廝存的多··..这可能吗?
被嘲笑的段崇文和老哈也是发了狠,將七家盐商的所有男丁都提了来,
甚至还將几个兼管帐目、仓库的如夫人也提了来。
这时候,司马大步走近,“大哥,就是他们。”
陈锐抬头看去,司马身后不远处站著一行人,一对互相扶的老年夫妻,一个拄著拐杖的中年人,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约莫二十多岁的青年,身后是一个少年郎和一个女童。
徐渭和楼楠都投去好奇的视线,昨日攻占富安镇,虽护卫军除了七家盐商之外秋毫无犯,只斩杀了十几个乘机作乱的混混,但普通的居民以及其他的盐商无不战战兢兢,闭门等待著自己的命运。
这是第一家主动来请见的,而且还是盐商。
司马低声解释了几句,这家姓应,是富安镇人,迁居兴化。
去年淮东大败,拜严世蕃所赐,扬州沦为水泽,其中灾情最为严重的是高邮、宝应和兴化。
最要命的是扬州盐商內部也是有竞爭有兼併的,应家破家,一方面是因为韃,多有家人遭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盐商內部的兼併。
“我找人问过了,也让老段特地问了下,就是被徐家吞了的。”司马小声说。
“这是想投靠舟山?”楼楠有些惊异,“倒是有些眼光。”
陈锐沉吟不语,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毕竟是徐家的敌人。
徐渭琢磨了会儿,招手让那个青年近前,笑道:“兴化应家,我在绍兴府倒是听闻过。”
青年先行了一礼,谦虚了两句后问道:“敢问先生是————“
“他是应家大郎应分。”司马介绍道:“这是绍兴山阴徐文长。』
“久闻青藤先生之名。”应分再行了一礼,轻声道:“祖父与拙庵公是故交。”
徐渭笑著点点头,“果然如此。”
顿了顿,徐渭才向陈锐解释了几句。
所谓的拙庵公指的是山阴萧昱,其子就是萧鸣凤,而后者的妻子是徐渭的姑表姐。
萧鸣凤的长子萧勉与徐渭並列“越中十子”,交情极深。
而且山阴本地人曾经將萧昱与徐渭並列,两人是同乡,又都是才名遍传东南,萧昱甚至还是浙江乡试的五魁首之一。
但萧昱就是没能考中进土,而徐渭也是乡试屡屡落榜。
“久未见子兄,倒是年初与大郎见了一面。”徐渭笑吟吟道:“那时候二郎患病在床,也不知道如今可痊癒了?”
陈锐深深的看了眼应分,话里的子兄指的是萧鸣凤,大郎指的是萧勉---·徐渭与萧鸣凤是同辈,虽然与萧勉交好但却是有辈分区別的。
而二郎指的是萧,此人去年在国子监就读,被孙家携带同行南下,被困於曲阜,最后是跟著陈锐从海路回浙的。
应家找上门来的目的是什么,如今不太好说,但应家知不知道萧和舟山之间的这层关係也不太好说。
虽然去年一同抵达寧波的有百多人,但萧家乃是浙江大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