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杂务(2/2)
在庄子里转了一圈,司马查了下房屋、粮米之后,轻声道:“后面一段时间,舟山主要是新兵训练,非常忙碌,我不一定有空过来,若是有事,让刘胜、
刘安平去沈家门找我。”
刘安平应了声,又问道:“今年田地是来不及了—不过这几天我走了一遍,好像都是种了的。”
“放心吧。”司马笑道:“护卫军是不收纳定海卫的卫所兵的,但也容他们在沈家门作工,赚的钱不少,好些人家已经不准备再佃田了,明年肯定是有田分给你们的。”
“其实你们接下来大半年也可以去沈家门作工,之前就给你们说过了。”
“就在庄子的东北方向的码头,每天都有船只来往大榭岛、马峙岛、沈家门。”
“百天去作工,中午晚上都在工地上吃,晚上再坐船回来。”
“现在盐田那边特別缺人,你们不是应募青壮,除了吃饭还能拿一份月钱,
虽然不多。”
“女眷留在庄子里,可以纺纱织布,也可以做鞋子,沈家门那边都有收购点的。”
如今护卫军包括新兵在內將近四千人,后面还要招募新兵,多少衣物、鞋子都不够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代特別是东南,家家都是自己做衣物鞋子,即使是大户人家也有家中僕妇,如果是苏松一带-人家连布都是自己织的。
护卫军的制式军服是蓝黑色,鞋子是加厚的布鞋,刚开始还是买的成品,后来买都没地方买,乾脆买了布料散下去让定海卫的女眷,以及迁居来的山东流民女眷做。
如今沈家门內,不少士卒家眷刚刚迁居来,天天在家里做衣服做鞋子,手脚麻利的还挺挣钱的。
沈家门议事堂內。
陶大顺刚刚进门,陈锐就直截了当的说:“盐田那边你不用管了,先去老师那边帮忙。”
“唄·..—·
虽然陶大顺已经很习惯陈锐从来不绕弯子的说话风格的,但有些懵逼,犹豫了会儿才说:“盐田还在修復,这一块儿我最熟悉。”
“交给郑单,你今日就与他交接,带他两日就行了。”陈锐摇头道:“老师那边忙不过来,你先做老师的副手。”
郑单是战死在山东孤山的郑双的兄长,早年就跟著陈锐了,后来一直在打理食堂这一块。
如今沈家门上下近万人,郑单分配人手,採买蔬菜、肉食、油料,將这一块打理的井井有条。
而且陈锐也让人留心过,郑单没有从中贪过银钱。
既是旧部,又有能力,还品行过硬,如今陈锐手下正缺人呢,自然是要把人提起来用。
一旁的徐渭看陶大顺还有些懵懂,笑著说:“景熙你也是官宦子弟,怎的不晓事呢。”
“文长兄?”
“一方面景熙你打理盐田,颇为得力,但日后盐场北侧与对面的普陀岛都要设水寨,你无军略之能,以后再有敌袭—————”
徐渭笑道:“另一方面—如果我没猜错,再过段时日,说不得又要换个位置了。“
陈锐瞄了眼徐渭,这斯心思实在敏捷的很。
陶大顺这次听懂了,朝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果看重某人,如果不是翰林官,会让他在各个位置上轮一遍,如此才好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