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军议(下)(1/2)
第191章 军议(下)
陈锐倒是不意外眾人对狼的评价,大家都是內行人。
这时候,司马已经从侧屋拎著东西过来了,眾人都围了上去。
地上摆著一根长长的毛竹,约莫一丈五六尺,前头尖锐还加装了铁製的枪头,竹筒上有著七八个口子,有横穿的,也有单侧的。
司马从地上捡起长短不一,或尖锐或带鉤的铁条塞进去,然后用布堵得严严实实。
“这个好!”王如龙眼晴一亮,“若是倭寇衝上来,非得被掛在上面不可!”
倭寇能闪过狼的枪头,但不能如以前那样用手遮挡,或者抱著头忍受著枝权的戳刺,否则横出来的铁刺、铁鉤就能发挥出作用了。
要是再来一个陈帆,非得被掛在上面。
陈锐解释道:“最好是全用铁製,不过太过笨重,会影响行军速度,转向也有些麻烦,所以以竹筒为主,上插铁器。”
周君仁接过来挥舞了下,“约莫六七斤重,正合適。”
叶邦荣比划了下,“一丈六尺了,如此一来,长矛也要增长?”
“当然了。”陈子鑾解释道:“此战就是如此,倭寇在二营的防线外游走,
偏偏长矛戳不到,气死人!”
如今护卫军中的长矛都是官制的,一丈二尺到三尺,换算成后世就是四米多。
而现在改制的狼一丈六尺,都超过五米了。
“后面狼、长矛会逐步换装,腰刀暂时不好动。”周君佑开口道:“我也知道腰刀过短,若无盾牌不太方便,但拿了盾牌,只能单手。”
眾人都连连点头,其中以王如龙最是有发言权,他经常率警卫排破阵,但即使是他,也必须在身边安排两个盾牌手护佑。
“双手刀—————-苗刀吗?”徐渭在边上插嘴道:“倒是倭寇常用双手刀。““
“苗刀?”陈锐迟疑问道:“苗族用的刀?”
徐渭忍不住噗笑出声了,“天下奇闻,苗刀居然是苗族用的刀!”
出身东南的眾人其实都不太懂,倒是周君佑、周君仁虽然是西北人,但出身將门,知道陈锐闹了笑话。
周君仁咧著嘴解释道:“所谓苗刀,是因刀身修长,形似禾苗而得名,与西南苗族无关。”
“苗刀乃苗人所用—————”徐渭还在那捧腹大笑。
万表扯了把徐渭的衣袖,笑著说:“苗刀原为唐宋时禁军所用,称为千牛刀,最早能追溯到两汉时期的环首刀。
17
“两宋文弱,军械减量,虽是双手刀,但刀身细长如剑,也被称为细刀。”
“本朝开国之初,有骑兵之雄,又有火器,所以步卒惯用刀盾。”
“持盾牌一块,腰刀一把,標枪数支,盾牌遮蔽周身,单手持腰刀近身搏杀楼楠缓缓说:“其实刀盾兵还是用得上的,鸳鸯阵中的班长一手持盾,可以襄助盾牌手、狼手,另一手持腰刀进击,副班长持刀盾与鏜鈀手护卫侧翼、后方。”
“主要还是警卫排。”王如龙开口道:“与陈思盼一战,我率警卫排先挫敌锐气,腰刀太短,又是单手,所以虽然迅速破阵,但十余人受伤,还阵亡了两人,就连副排长周廊都阵亡了。”
腰刀全长也不过三尺,也就是不到一米,刀刃更只有两尺多,所以只能配合盾牌进击。
但有了盾牌,单手持刀,威力要小得多。
陈锐来回走了几步,“短时间內是没办法了,打制双手长刀,需大量铁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