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萧山知县(2/2)
青年百户有些不太相信,但最终也没开口。
看著这三十多艘海船,陈锐虽然有些满意,但也有些失望。
“聊胜於无吧。”邓宝也有些失望,
只有不到十艘的海沧船、苍山船,其中海沧船只有四艘,这是沿海不管是水师还是海商倭寇的主力船只。
剩下的二十多艘都是沙船,虽然载重量不轻,但只能在近海航行,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打海战。
“也派的上用场。”陈锐笑了笑,“去江北购煤,去广东、福建购铁料,都用得上。”
“这倒也是,我这边还在继续招募水手。”邓宝看看左右没人,小声说:“卢鏜那廝起復了,
据说召了些福清兵来浙。“
“嗯?”
“大哥,海门卫那边还有好些海船呢。”邓宝嘿嘿笑著说:“都是当年双屿岛一战后留在海门卫的。“
顿了顿,邓宝衝著远处努努嘴,“那位不是海道副使嘛,这事儿就归他管。”
陈锐眼神闪烁,这事儿他也曾经想过,这一战正是契机——只不过他不愿意在出兵之前提这些。
“大哥,他们过来了。”
听到邓宝的提醒,陈锐转头看去,徐渭、丁湛与一位三十多岁年纪的中年官员走来。
“代萧山百姓谢过陈千户恩德。”中年官员作揖行礼。
徐渭挽起官员,笑著介绍道:“这位即萧山知县施尧臣,字庆甫。”
“倭寇来袭,官军束手,民眾遭屠戮,惨不忍睹。”施尧臣眼中有泪光闪现,“幸有陈千户援手,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陈锐有些意外,这位是在作偽呢,还是在真情流露?
徐渭倒是懂陈锐心思,轻声道:“月余前,户部令各地催缴歷年拖欠税款,庆甫以县库存贮银代纳,下文民眾豁免半数,另半数待得丰年再行缴纳。”
陈锐眉头一挑,居然反过来让民眾打白条--又想到施尧臣去岁募银修建城墙,使得这次倭寇难以侵入县城。
这位萧山知县倒是不凡。
可能是因为去年才登科,刚刚步入仕途,赤子之心尚未泯灭,不过这也是个不会做官的。
一旁的丁湛就嘆息道:“庆甫实有仁心,但如此一来,吏部考功难过,只怕难满三年。”
一般来说,知县一任三年,最多也就三任。
如今朝中財用大乏,所以才会下令催缴—-浙江、苏松是拖欠税款最严重的区域。
施尧臣为民眾所虑,但自身肯定是过不了吏部这一关的,不仅仅在考功司那边会被记一笔,就连三年任期都未必坐得满。
陈锐深深的看了眼施尧臣。
一旁的徐渭目光闪烁不定-—---修城墙抵御倭寇,可见其能,为民眾而抗命户部,可见其仁心。
这样的人物,正是舟山所需要的。
只可惜,如今的舟山还没有资格笼络一位两榜进士。
不过,以施尧臣的性格,將来未必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