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执政(上)(2/2)
陈铭是嘉靖二十七年点生员,当时才十六岁,是整个寧波府都有些名气的少年才子,被父母视为荣耀,如今却要放弃举业。
陈铭是家中幼子,自小受宠,性格非常內向,却很有主见,听母亲连续不断的训斥,突然开口道:“青藤先生才名遍传东南,至今难过乡试。”
徐氏却立即反驳道:“沈先生当年是浙江乡试解元!”
沈束笑著没说什么,他当年以《春秋》问鼎乡试。
“但是考上举人,考上进士,有什么用呢?”陈铭轻声道:“先生曾言,如今八股无用。”
徐氏一时哑然,半响说不出话来。
“好了,收拾下吧。”陈述摇摇头,延手道:“先生且在书房安坐。“
片刻之后,陈述、陈锐、陈铭父子与沈炼在书房坐定。
陈铭刚坐下来,就迫不及待的说:“父亲————.“
“其实我也不希望你继续举业。”陈述打断道:“原因也很简单,你一旦入朝—“
陈铭接口道:“我就有可能成为舟山的软肋。“
沈束挑了挑眉头,陈锐这个胞弟很是聪慧。
“父亲、母亲、二叔、舅家如今都在沈家门定居。”陈铭滔滔不绝的说:“外人难以窥视,唯有孩儿—————若是举业,必出舟山。“
陈锐也很意外,他意外的是陈铭看的很远-—-舟山和明廷在短时间內不会翻脸,但將来朝廷对护卫军的忌惮是显而易见的,沈炼的態度已经足够明显。
陈铭如果继续举业,等到他熬过浙江乡试,考中进士-—---那时候的陈铭很可能会成为一枚棋子,一枚用来制衡、威胁舟山的棋子。
虽然说陈锐不觉得自己会受到威胁,但终归是自己的弟弟。
陈铭能在这时候提出放弃举业,意味著他很可能已经看到了很远的將来。
沈束笑著对陈述说:“膝下有此二子,足慰平生。”
“都是先生指点。”陈述也笑了,“待得明年,先生又有用武之地。”
沈束脸上的笑意愈浓——...嗯,小妾潘氏已经怀孕四个月了。
说笑了几句后,沈束看向陈铭,“明年尚不至此,你且去杭州赴乡试。“
“都说金举人银进士。”陈述哈哈笑道:“更何况浙江乡试乃是天下一等一的难,你考上九年都未必能考得过。”
的確,浙江乡试是天下科举中最难的一道关,强如徐渭就是过不了,陶大临、沈束这等才子也都是熬了好些年。
閒话敘完,准备说正事了,陈锐犹豫了下,才说:“三弟,你也坐下听听。”
“谢过二哥。”陈铭言语中颇有喜悦,他当然清楚,家中虽有父母,但二哥才是支撑门户的主心骨。
“今日之事,虽然处置妥当,但也有隱忧。”沈束轻声道:“柴运、朱固这伙人,怕是有些来头。”
“一营回营地之前,丁邦彦找到我,提及这些人有可能出自军中,且非寻常卫所兵。“
“收缴的军械中,有长矛、腰刀,但还有几把马刀。”
“会是马匪吗?”陈锐喃喃道:“元敬做事有些马虎了。”
“这等事,元敬不可能亲歷亲为。”沈束摇摇头,“让段崇文盯著点,而且二营的营地就在南边,出不了什么大事,倒是此类事——“
“老师说的是。”陈锐曲起手指敲著膝盖,“我已然下令,加快士卒、青壮的家眷迁居,將北地流民打散混居。”
混居是必然的,不管是流民还是迁居的民眾,抱团是好事,但也会对舟山有不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