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胆气(2/2)
数百倭寇渐渐平静下来,在周熊和几个首领的指挥下,缓缓前压。
鸳鸯阵后方突然响起了嗩吶声,陈锐平静的归刀入鞘,与周君佑、司马缓步归阵。
古代军阵,有“击鼓而进,鸣金而退”的说法,但鼓声是能传出很远的,而“鸣金”……反正陈锐在鱼台没看到过。
后来询问了戚继光、周君仁等人才知道,所谓的“金”指的是铜鉦。
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击之而鸣。
明朝军队用的大都是铜锣,而陈锐却不太喜欢铜锣的声音,採用了嗩吶,声音传的更远,也更有穿透力。
站在略高处,陈锐眯著眼看著压来的倭寇,轻声吩咐了句,片刻后有鼓声响起。
两侧的鸳鸯阵缓缓向前,不再与中路保持平行,而是略略向前。
在战略上蔑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陈锐並没有將手中所有兵力放在这儿,但却选择了最合適鸳鸯阵的战场。
这儿是山谷的谷口处,但並不狭窄,可容数十人齐头並进,但两侧均是密林,使得鸳鸯阵的侧翼不会受到攻击。
布置在中路的是周君仁率领的一连一排和三排,警卫班跟在周君仁身后。
左侧相对地势占优,只布置了丁茂率领的一连二排,而右侧比较阔,是二连连长楼楠带著警卫班与二连一排长叶邦荣。
鼓声停歇,陈锐心中有著少有的紧张情绪,实话实说,第一批招募的新兵数目略为少了些。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方面手里的银子不够,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训练的质量。
山丘上的王栋不由得缩了缩肩膀,他也是卫所老人了,很清楚这种能隨鼓声而进,持械不散……已有精兵之相。
关键不在这儿,而是这些新兵只训练了一个多月而已。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了,周君仁眯著眼在计算距离,突然高呼一声,“標枪一轮!”
还没等倭寇反应过来,盾牌手纷纷从背后抽出標枪,在各个阵的班长的指挥下猛掷而去。
数十支標枪冲天而起,划过长空,扎入倭寇阵中,引得一片骚乱。
二十五步距离,只要被標枪扎中,无论伤口在哪儿,都会失去战力。
“还不错!”周君仁笑了笑,至少有十个倭寇被扎中,当然了,也是这些傢伙挤得密密麻麻的原因。
“別乱,別乱!”一连一排长李伟高声喊道:“都听清楚了!”
倭寇们终於忍不住了,伴隨著阵阵嘶吼声发足奔来,东南卫所兵……只要有一点被杀穿,全军就会在倭寇这种冲阵下溃不成军。
“起盾!”
“狼筅!”
隨著各处的指挥声,倭寇视线中,一直垂在地上的毛竹突然被平端起来,末端是两面盾牌,盾牌中间是手持腰刀的士卒。
“扫,扫扫!”
前方的狼筅手用力横扫,密密麻麻的毛竹枝杈让大部分倭寇不得不停下脚步,本来就是黄昏时分,这么一扫,看都不太看得清楚了。
偶尔几个恰巧冲近的倭寇,一手遮著竹子,但另一手中的刀枪被盾牌挡得死死的,鸳鸯阵的盾牌后,长矛如同毒蛇一般戳来,轻而易举的在他们身上捅出几个血窟窿。
一排的一班长陈子良身材矮小,刻意的矮著身子从狼筅下摸出去,手中腰刀挥舞,一下子將四五个倭寇的腿砍伤,后方的长矛手啾见就捅过去。
陈子良利索的割下一个首级,施施然退回来,大笑著劈手將首级砸在一个扑过来的倭寇脑袋上。
附近几个鸳鸯阵都差不多,或披著铁甲,或披著皮甲的班长时而高声指挥,时而持刀掩护,时而出阵砍翻一两个倭寇。
后方的陈锐眯眼细看战局,突然笑著说:“君仁有韜略。”
徐渭点头赞同,“倭寇集中兵力衝击中路,一连调集三个鸳鸯阵平行列阵,紧锁阵势,六根狼筅、六面盾牌,足以稳住阵脚。”
正说话间,刚刚高声指挥的周君仁亲自率警卫班从侧面杀出,贴身肉搏,手中腰刀连续捅翻了四个倭寇,从另一个方向退入阵中。
军中登时士气大振,夹杂著喝彩的高呼声响彻在每一处,陈锐轻笑了声,彻底放下心来。
只要有士气,只要胆气不失,只要新兵阵脚不乱,只要新兵能將训练中的东西展露出五成,此战就能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