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死战(1/2)
“好箭法!”
周边响起了一片讚嘆,定点放箭中目標算不上太高明,即使韃靼骑兵距离有点远,但马芳毕竟用的是步弓,射程本就比骑弓要远。
但一箭贯穿人马,钉在一起,人马皆伤,倒地不起,这就了得了。
陈锐也不禁打量了下马芳,没有射杀对方,而只是射伤,並且射伤了战马,让对方没办法逃离,这是刻意的,还是凑巧?
后世的特种作战中,倒是有这种模式,以此来引诱对方战友上鉤,至少能打击对手的士气。
马芳有些尷尬,吶吶说:“我平日里用的都是骑弓……”
安静了一瞬间后,眾人大笑连连,这货的意思是这次临时改用步弓,没能射准。
“死战吧。”陈锐乾脆利索的说:“两战下来,韃靼人不过百,我们也有將近四十人。”
周君仁深吸了口气,“我在前面。”
“我来部署。”陈锐像是没听见似的,“若是韃靼人不顾伤亡,驱马直衝,最多只能放三箭。”
“戚继光,你挑五个人在马尸之后,两箭之后,从两侧退到山道最后方,马尸能略为挡一挡。”
“马芳,你挑五个人在山道口,戚继光回撤的途中,你放箭阻击,儘量杀伤。”
马芳和戚继光都应了声。
“其他人跟著我在山道口转弯处。”陈锐摸了摸刀柄,“山道宽的很,也不算陡,战马尚能奔驰,但转弯之后,战马是腾挪不开的,只能近身廝杀。”
“妇孺都退到后方。”
看著还不服气的周君仁,陈锐不耐烦的说:“有你捨命的时候!”
这边刚刚布置好,就听见马蹄声近,看著黑压压的韃靼骑兵,陈锐不自觉的舔了舔有些发乾的嘴唇。
明明廝杀马上就要爆发,陈锐却在想著那位从未见面,事实上已经死了一年多的大同总兵周尚文。
这个名字在后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但在这个时代,特別是这一世,是个让明廷、韃靼都印象深刻的关键人物。
如果周尚文还在,大同不会连续战死总兵、副总兵,韃靼何敢留大同、宣府在后,侵入京畿?
即使周尚文死了一年,韃靼人在知道周君仁在此,都会不顾死伤,非要擒杀不可。
“放!”
隨著戚继光的厉喝声,五支羽箭划破长空,不过只射落了两个韃靼骑兵。
第二轮更倒霉,只有楼楠一人射落了一个韃靼人,其余四人,就连戚继光也失手了……前者在蓟镇是真正上过阵的,而戚继光还没有。
戚继光、楼楠丟下了弓,从山道的两侧迅速后撤,此时加速的韃靼骑兵已经快到马尸处了,最前方的几人搭弓放箭。
戚继光伏低身子一路狂奔,耳边听见有人闷哼的声音,应该是有人中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