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宝鱼!宝货!【15/33,爆更继续!求月票! 求全订!】(1/2)
第106章 宝鱼!宝货!【15/33,爆更继续!求月票! 求全订!】
碣石村。
三角滩。
藉助三条悵鬼的幻术,藉助『口技』,曹醒从蛤孙等十二个泼皮无赖身上了解到更多有关这个世界的情况。
並不是什么隱秘,都是人尽皆知的信息,但对曹醒而言每一句话每一点新的信息哪怕人尽皆知但他不知也有大价值,
他从眾泼皮口中得知:
打渔!
渔获!
对蛤孙、洪讲理等泼皮而言,对许许多多的乡民渔民而言,打渔跟渔获是生活是生存,但对更多渔霸、土豪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更多的利润,以及“宝鱼!”
“宝植!”
“宝药!”
“宝珠!”
扶阳泊物產丰富,元气丰盛,因此也就催生了许许多多得天独厚、富有灵性的动植物,水乡百姓称之为『宝』,统称为『宝货』,细分又有『宝鱼』、『宝植』、『宝药』、『宝珠』、『宝石』等等,都能在集上在县里卖出超高价钱。
其中各地特產不一。
例如碣石村以及左近水系中多出现一种名为『虎鱼”的宝鱼,虎鱼又称虎头鱼,最近的集子也由此得名,称为『虎头集”。
“直娘贼!”
“崔翠山那狗东西走狗屎运,没了渔船渔网居然还能让他捕到两条虎鱼,一大一小,大的五斤,卖了十两,小的三斤,卖了五两。”
“赚翻了!”
蛤孙等人提起这件事一个个羡慕的牙痒痒。
曹醒也暗道一声臥槽。
他从蛤孙等人口中得知,大顺以『金”、“银”、“铜”为货幣,1两金=24两银=2.4万铜钱。
碣石村普通渔民一个月也就挣个千八百文,平均每天60文左右。
挣得不多。
各种苛捐杂税过后,每年落到手上实实在在的更是连十两都未必有。
但大顺货幣坚挺,这个收入已经勉强够一家三五口生活,甚至特別节省的还能再结余一些。
想想看一一个渔民!
一户渔民!
一个月挣不到二两银。
一年下来总收入也就二十两左右,净收入十两左右。
可想而知崔翠山仅两条鱼就得了十五两有多招人眼红,那可是普通渔民近一年的总收入,是他们整一年半的净收入。
难怪他能去县城武馆拜师学艺。
难怪他要去县城武馆拜师学艺。
想来两个考虑,一是真心要学艺傍身,二嘛,是担心身怀巨財被人盯上,索性大张旗鼓的掉宝鱼!
宝鱼!
曹醒听著,脑海中迅速闪过两个念头:
“宝鱼这么值钱?”
“宝鱼有什么用?”
宝鱼值钱。
为什么值钱?
蛤孙道:“据说这玩意儿吃了对身体好,能延年益寿,跟人参差不多。”他其实也不清楚,
都是道听途说。他是泼皮,偶尔也出船打渔,但是从未打过宝鱼,更別说吃了。当然,即使运气好打到宝鱼,也从未听说哪个渔民奢侈到自己吃掉。
一条鱼,几两银。
这吃的是鱼?
分明吃银子!
宝鱼!
这是好东西。
蛤孙不清楚,但曹醒能猜个大概,这东西能有这样的高价,要么是极其鲜美、美味,不差钱的权贵要吃自然要买,物以稀为贵。
要么就是这鱼对练武有帮助,再结合其他『宝植』、『宝药』、『宝珠』等等来看,曹醒更倾向於这个猜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