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回家之路(八)(1/2)
第427章 回家之路(八)
在乘车前往目的地的这一路上,华逸尘心不在焉的,形同魂游天外的状態,在平復著自己的內心波动,就连久未回归的家乡风光也顾及不上去看那么几眼。
安茜看他那像是在做梦的样子感到好笑,也不去管他,自顾自透过车窗观赏怀化这座城市的沿途街景。
没有首都那路过工业片区的雾霾遮挡蓝天,也没有长沙那隨处而立的高楼大厦阻碍视线,亦是没有几条六车道贯穿街区来呈现车水马龙的繁华。
楼宇不高,蓝天白云尽显。
没有工业,空气看起来都很新鲜。
大多是不宽的四车街道,虽体现著不繁华,但人们步行之悠閒姿態,处处呈现著这里的慢节奏舒適生活。
她上辈子因拍戏去过一些小地方,但多是待在剧组,少有游览当地风光的时机。
看到眼前街景中人民群眾都较为閒情逸致的状態,她忽然觉得往后跟丈夫偶来这里住段日子放鬆下也是不错的。
路途不远,只坐了十来分钟的车就抵达了目的地。
招待他们的地方是怀化唯一一座五星级酒店,半岛酒店。
比起首都和长沙的五星级,这小地方的五星级有点不够档次。
既没有单独的园区围栏,酒店大门就在路边上:
大门口也没有帮开车门的服务人员,政府领导也得亲自开门下车;
而且门口空无一人,並没有什么酒店经理之类的人专门来迎接。
安茜感到很有意思,眼看没那么多浮夸的形式主义,觉得小地方还是很接地气的。
她和华逸尘隨市领导走进酒店,上楼去房间放下行李,便又马不停蹄地下楼来到一个大型会议厅。
会议厅里,三四百人已经就坐的局面,各家媒体的摄影机也在各个方位已经就位。
当他们入场时,全场的人尽皆聚焦而来,纷纷扬著笑脸起立鼓掌。
鼓掌就算了,还全场起立。
华逸尘真的很受宠若惊,满脸浮现的笑容中显露出一分尷尬,九分荣耀。
昨天长沙的那场沙龙活动,没有媒体记者在场,也没有任何公开的宣传,更像是在私人会所中进行私下交流。
而眼前由市里面举办的活动显得更为正式,不仅有全省范围內的媒体代表在场,市政府各部门的领导都有代表在,而且还有很多事业单位的人士。
三四百人的场合中,华逸尘就看到了几个陌生又熟悉的面孔。
有几位阿姨,一个是老妈所在县城的教育局主任;一个是老妈所在小学的副校长;一个是怀化这边铁路小学的校长。
都是老妈曾经在湖南师范大学中的同届校友,小时候都抱过他的那种关係,只是许久不见有了些生疏感。
几位阿姨跟他碰了个眼神,个个笑盈盈,也有一丝因他有了出息,替他老妈这位闺蜜感到高兴的意味。
华逸尘有些许尷尬,但更多的是感到荣光。
时间紧,任务重。
这场由市政府专门为他召开的文化交流活动,只在今天下午擬定了三个小时的时间。
华逸尘屁股都没坐热,主持人的开场白就很快过去,丝毫不墨跡地请他上台。
这是为他开的一场专人讲座,他迎著掌声走上舞台,在舞台上仅有的一套桌椅上坐下小桌上有麦克风,他跟全场数百道聚焦而来的目光碰了碰后,笑著说道:“大家好,
我是怀化靖州人华逸尘。
感恩怀化这方水土的养育,承蒙hh市政府给予的厚爱,让我能在25岁的年纪,就在如此隆重的场合办讲座。
这是得天独厚之幸,更得益於这方水土的各领域前辈和领导们对我怀化晚辈的敦敦关爱。
在此,我由衷感谢在场前辈和领导们,能在除夕前一天因我而聚,晚辈万分感激,荣幸之极。”
不等在场人鼓掌,他继续说道:“放眼一看,来者跟我同龄的寥寥无几,多是我的前辈和长辈级別的人物。
而前辈们和长辈们,又都是怀化各领域的者。
有搞教育的,有搞文化的,有搞经济的,方方面面的精英者都有代表在。
有鑑於此,我有必要先打个预防针。
因我年罗尚小、才学尚浅、阅歷尚薄,这场讲座上我的任何发言仅代表我的个人观念如有错误或不同意见,敬请各位当场指正、校正与指导,晚辈定当洗耳恭听並纠正错误。”
“哗”的一声,齐刷刷的掌声响彻会厅,个个脸上露出微笑。
仅凭开头这两段话,让在场的人士对华逸尘充满了好感。
怀化铁小的校长,曾翠云赞道:“崽变得好不一样了,情商好高喔,太出得起眾了,
晚上要跟崽多喝两杯。”
苏慧兰笑而不语,倍感高兴。
华友骏荣光满满地看著台上的儿子,而华友龙、华友凤等家人们既有自家亲人上台演讲的尷尬,又有浓浓的一份光耀。
“我在2001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华逸尘讲述起自己的成长经歷,分享著在外游子在打拼路程中与家乡关联的点点滴滴。
这本是一个很无聊的话题,但怀化本地没出过这样的人,也没听过本土此类年轻成功人士的事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