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言传身教(1/2)
第409章 言传身教
“莉莉培训”的楼上,锅碗瓢盆碰撞和油锅炒菜產生的声响,不绝於耳的从厨房里头传出来,显得很是忙碌。
但在这忙碌的动静之中,冥冥之下又能感受到十分喜悦的气息。
厨房里,刘晓莉在切菜,苏慧兰在炒菜。
两个妈妈分工下厨,同时嘴上又在不停地说著、交流著。
“別说,他们两个在身份变换中有点懵,我其实也有点懵。
前一刻是好朋友,这一刻就成了亲家。
虽然以前想像过这个画面,但真正实现的时候还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听了刘晓莉的话,苏慧兰微微一笑。
“主要是没有心理准备,茜茜这次搞得太突然了。”
“我这女儿啊,向来有主见,说扯证就扯证,一刻都不想耽误。”
“这也好。他们那事业越搞越大,就怕或许会越来越多的內在矛盾和外在因素去干扰他们,早点成家是最好的。”
“是啊。就像我们以前说过的,趁年轻还有互相包容和互相理解的时间资本,这也是沉没成本,等完全习惯了彼此后註定会少了对彼此的耐心,那到时候要有什么矛盾就难以调和了,谁也不让著谁。”
对於刘晓莉的话,苏慧兰深以为然地点头认同。
夫妻间的包容与理解,永远都是在年轻的阶段相处中最是宽鬆。
一旦彻底习惯了彼此存在的生活,所谓包容和理解就仿佛上了一把锁,岁月会禁铜这两个词汇所承载的上限。
以往沟通过的矛盾会变成无伤大雅的小吵日常,而新的矛盾则会衝破包容和理解的束缚,成为造成婚姻裂痕的导火线。
而所谓新的矛盾往往又看起来很没劲,多半是只需要对方一个道歉就搞定的事情。
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普遍家庭里的夫妻之间通常都会將事情复杂化。
这就像“岁月会禁包容和理解上限”这句话,新的矛盾不再在被禁中的包容和理解的范围內了。
无关矛盾是大是小,即使小到如同儿戏,也会成为造成夫妻间感情裂痕的因素。
两个妈妈是过来人,也同样都是在感情生涯中受过伤的人,对於感情方面都有细腻的判断。
在刘晓莉心里,女儿要么晚婚,心智彻底成熟、稳重后,以这样的眼光再去找合適的男人最靠谱:
要么早婚,因为彼此都还很年轻,有充足的时间作为试错的爱情成本,年轻人的思维活跃、內心里有衝劲,也就更容易去包容和理解彼此;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至於中间阶段,要年轻不年轻,要中年不中年的,这阶段结婚最难搞。
既没有完全成熟的心智,又失去了年轻人该有的包容和理解的广度,那要產生个矛盾大概率就是离婚的结果,或是双方冷战摆烂,没有原谅对方或时间去理解对方的沉没成本。
如今女儿虽才21岁就成婚了,但这在她对婚姻认知並认可的成婚阶段范围內,这就挺好的。
而苏慧兰作为男方妈妈,考虑的东西就比刘晓莉简单多了。
她以往还担忧,双方家庭背景有所差距,或许儿子配不上对方。
但这两年来隨著儿子的事业越发红火,让她的心境也愈发简单而纯粹。
她和刘晓莉这个丈母娘处好关係了,儿子又跟茜茜的感情很是深厚,那就早点结婚唄,越快越好,免得夜长梦多。
“什么时候办酒,这我们要好好商量下了。”
“嗯,是要商量了。”
听苏慧兰提到“办酒”,刘晓莉一边切菜,一边思虑著。
“我觉得吧,今年茜茜去你那边上门,明年小华去我那边上门,两边都上完门后再办酒,怎么样?”
“这样的话·—”
苏慧兰沉吟著,拿锅铲挑起一块鸭肉,张口吃下尝尝盐的份量。
她本想著09年就把婚礼给办了,毕竟都已经扯证了,那次年就把该办的事办完也算完成了一桩大事。
但刘晓莉明显想要个平衡,茜茜去湖南上门了,那尘崽也要去武汉上门,都上完门后的10年再办婚礼。
刘晓莉也是个要强的女人,她对此很是了解。
对於刘晓莉说的双方上门再办酒的提议,她虽然觉得有点拖了,但也不想去爭论,也没理由去爭论。
“也行,那就这样吧。但09年最好先订个10年结婚的日子,也算是订婚吧,
我们两家人总归要聚一聚。”
“那必须的,到时候我们一起选日子,再决定哪天把各自屋里人都叫来首都聚一聚。”
刘晓莉见苏慧兰没否决自己的提议,也是心满意足地赞同苏慧兰的提议。
两个妈妈在厨房里边做饭边聊得火热,两个新人在外头也忙得不可开交。
扯证这么件大事,身为晚辈自然要通知下家中长辈的。
华逸尘一个电话打到怀化家里,安茜一个电话打到武汉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