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各方反应(1/2)
第399章 各方反应
首都,华夏今典办公室。
李洪昌坐在办公椅子上,稍微侧著点身子,看著窗外即將夜幕的天色,一脸若有所思的神情。
他刚得到消息,华逸尘获得了今年度的全国十大青年的荣誉。
他被这消息弄得有些猝不及防,打断了他回家吃饭的欲望。
“前有企业国奖,后有个人国奖——
李洪昌沉吟著,思索著其中是否有什么关联。
从专利官司这一场大局开始,再到当下的竞爭发行权的行业发展阶段,其中隱隱给他也藏有一盘棋的感觉。
这个感觉,还是在月初的时候,安华拿下企业国奖之际触发的。
官方为了平衡行业,在制定海外电影发行权规范中,安华受损最大,这个企业国奖疑似补偿。
不然,官方不可能无缘无故给一家民营企业这个荣誉。
若说企业国奖是专利官司这场局的延续,这也不大可能,毕竟安华在专利官司这场局上收穫到的已经够多了,再给多的红利就有失偏颇。
那如果把企业国奖,就当做是发行权上安华的受损结果来看,那这里的因果就此结束。
而突然而来的这个“十大青年”,背后是否又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因果呢?
这由不得他不心思复杂起来。
行业亟待发展,任何一个不清晰的因素都会產生意料之外的变局和变数,对於他这个行业龙头来说无疑会產生未知的影响。
不管影响是好是坏,把未知分析成已知,总会有个心理准备。
但他又一时想不明白,华逸尘这个“十大青年”是否存在因果,还是说背后没有任何复杂的牵扯?
李洪昌揉了揉太阳穴,暂且把这个想不明白的疑惑拋却,目光中又透露出一丝纠结与愁绪。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別人获得这个荣誉也就算了,跟他无关。
偏偏获得这个荣誉的人有华逸尘,那这就跟他有紧密关联了,也跟身处这个行业的所有人都有点关係。
十大杰出青年,华逸尘不是文化行业內获此荣誉的第一人,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有那么一些文化从业人士得到过这个殊荣。
但是,华逸尘也算是第一人。
如果印象不差的话,华逸尘是文化业內第一个获此荣誉的企业家,还是行业上层建筑的资本。
这荣誉放在其余人身上,提升的个人名望所带来的影响並不大。
可这荣誉放在华逸尘身上,那能够造成的影响就大了去了。
企业国奖,代表企业有潜力,代表掌舵者有能力。
但不能说明,这个掌舵者的性格如何、心性如何、道德品质如何。
而“十大青年”这个荣誉就不一样了,企业国奖不能说明与侧面证实的东西,这个“十大青年”隱性又很明確给一一证实了。
心性不佳的人,行为不规范的人,道德品质不好的人,能获得这样的殊荣吗?
能够给这个奖,那官方肯定是把获奖人的家庭背景、个人档案、社会履歷以及出生以来的所行所为等底细调查得清清楚楚。
正是这样的一种荣誉感观,不提各地政府会如何对待华逸尘,这对於投资商来说,投资华逸尘的吸引力就太大了。
因为,投资华逸尘不会冒个人因素上的风险。
不用担心被华逸尘欺骗,不用担心华逸尘私底下搞鬼,也不用担心华逸尘玩虚的。
这样的一个有天然性的人品保障的人,且还是巨大潜力股,如何能不受投资商的青睞?
这个荣誉光环既是对华逸尘的束缚及“道德绑架”,亦是可以让华逸尘的事业发展变得势不可挡的基石。
他先前就判断过安华的发展形势,不缺文化背景,拥有了企业国奖后又不缺各地政府的“绿色通道”,缺的只是可源源不断砸进这个行业的资金盘。
拥有了企业国奖的安华,吸引的只是这个行业里的投资人。
而这个“十大青年”,吸引的则是全国投行人土。
这么一项个人荣誉,再次给安华的潜力加注,成为了彻头彻尾的独角兽一般的存在。
如此势头也更为明確的透露了一件令他一直纠结的心事,如今之安华在华逸尘的带领下,超越他华夏今典真的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时势造英雄啊。”
李洪昌苦笑,摇著头感慨。
十大青年由多家国媒体联合举办,媒体是干什么的?当然是搞宣传的,何况还是国媒体,那报导出来的东西要多正面就会有多正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