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商场如战场(1/2)
第375章 商场如战场
华影新干线、华影星美、上海联合、世纪东方、首都新影,这几家是国营院线,
在国家开放电影民营市场政策推行后,作为行业先驱的国营院线体系並未出现新的增长,始终维持著这五家的格局。
其规模扩张的脚步极为迟缓,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在为民营企业的发展留出空间。
华夏今典、华夏星火、万达、大地、九州、安华,这些是今年上半年前国內六大民营院线。
而在今年年中,又有一家全新的数字影院宣告成立。
四川的太平洋电影门户网站,早在两年前便被资本收购。
凭藉其多年精心经营所树立起的良好品牌形象,歷经两年的运作与持续投资,最终成功组建了拥有自家门户网站的太平洋电影院线。
这是一种创新模式,既可以看作是“网际网路+”的企业发展新形態,也能理解为“院线+”的新型商业范式总之,算上刚踏入行业的太平洋院线,民营与国营数字院线的总数达到了12家。
然而,韩三坪公布的电影擬定数量仅为10部。
这就意味著,倘若09年引进的海外大片最终確定只有10部,那么必然会有两家院线无法获得发行渠道。
也正因如此,参会的资本们走出会议室后,个个行色匆匆,彼此间沉默不语,一副各奔东西的模样,仿佛都急於回去与团队商討应对之策,或者打听关键消息。
前一刻,他们还是共同推动行业发展的协会成员,亦是行业顶层话语权的大佬;
这一刻,却好似互不相识,满心满眼都只有即將来临的发行权爭夺大战。
华逸尘和安茜走在队伍后面,目睹同行们走出电梯后形同陌路的场景,心中都不禁泛起一丝感慨。
果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韩三坪在会议室里探討行业发展前景时,现场氛围还算融洽,毕竟行业繁荣对所有人都有益处。
可当得知发行权全面下行的结果后,即便有擬定的10部电影发行渠道看似能够兼顾各方,实则每部电影所面向的观眾市场截然不同,质量也有优劣之分。
每个人都渴望发行优质影片,衝突自然在所难免,
“还好有官方的指导与把控,不然在发行权全面下行的初始阶段,我们这些人说不定就得斗得你死我活,就连国营院线也难以置身事外。”
身后传来一道声音,华逸尘和安茜停下脚步,转身望去,只见李洪昌面带微笑,正朝著他们走来。
听到这番话,华逸尘和安茜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待李洪昌走到他们身旁並肩后,三人一同朝著大楼外走去。
李洪昌提及的官方指导和把控,源自文件中一项核心规定:任何院线在获取合作电影的发行权后,所有院线都必须为其提供合理、合规的排片与放映服务。
如果没有这项规定,或许就如李洪昌所说,此次发行权的爭夺战將异常激烈。
比如,若大院线拿到了片源,出於打压潜在竞爭对手的目的,不给像万达这样的小院线发行机会,那么万达就无法上映这部电影,从而失去一个重要的盈利途径。
从资本逐利的本质来讲,拿到片源的发行商理应希望电影能在全国所有影院上映,这才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常规选择,而非打压同行。
打压同行意味著放弃部分市场,自身收益也会隨之受损。
但是,这只是常规思维。
以当下情况来看,万达目前仅有15家影院,而华夏今典很快就將拥有第75家影院,双方规模相差达五倍之多。
假设华夏今典意图打压万达,拒绝为其提供优质影片发行,即便因此损失了万达院线的市场份额,华夏今典只需在自有影院提高该片的排片量,便能轻鬆弥补这一损失。
所以在大院线眼中,小院线的市场份额含金量並不高,通过一些手段完全可以弥补。
类似既能打压同行,又能避免自身损失的手段还有不少。
若没有官方的这一规定,在后续的发行权竞爭中,整个行业势必会陷入混乱无序的局面。
而且,极有可能出现其余9家院线联合起来,共同抗衡华夏今典和安华的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