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爭锋不可避免(1/2)
第372章 爭锋不可避免
ppt標题的显现,让在场的协会成员、院线老板们在惊讶的氛围中安静了下来。
除了协会中的国企成员外,没人知道下午的会议內容竟然是明年的海外电影发行。
会议以此为主题,又让他们民营院线参与会议,这隱隱预示著什么。
只看那些老板们眼晴放光,目光中浮现又压抑著一丝激动。
华逸尘亦是如此,內心中泛起了些许激情的波澜。
他目前规划是发行先放下,等明年引进海外电影的消息。
这在公司会议上也被他提过,还让罗钟斌负责关注这一趴。
万没想到,2008年还未结束,罗钟斌那边也没任何消息,受邀来协会参加上午场的新成员加入见面会,下午场就来了这么一个惊喜。
他和在场老板们的想法一样,既然让他们参与会议並拿这事为主题,那想来就是要大范围放权了。
今年的五部海外数字大片,发行权通通交给了华夏今典,这就是官方在数字电影发行上的初步放权信號。
之所以放权给华夏今典,並不是因为那场官司。
任何一家电影製片方,在电影发行上都会挑优质发行商来代理发行,这是每一个製片方的初衷,毕竟没人跟钱过不去,优质发行代理商能够保证宣传到位、排片尚可与顺利放映,从而让票房成绩与预期靠拢。
换位思考,好莱坞的那些精致逐利的资本更加如此。
国家开放引进政策,首批数字电影进入国內,好莱坞的资本自然会审视国內的数字电影市场环境。
以目前的行业环境来看,唯有龙头企业华夏今典能够让好莱坞的资本满意,其余企业不论从院线规模还是发行经验都比华夏今典差了几个档次。
华影集团遵循政策引进海外数字大片,自然要讲究一个基本的契约精神,不可能把大片发行上的权益隨隨便便放权给没什么实力的发行渠道商,那这就是在坑好莱坞资本。
而且,华影集团还要遵循资本开放政策,把权利下行至民营市场,又要最大程度上保证权利下行所带来的效果是利好的、是成功的。
那么,作为行业龙头的华夏今典,自然就是官方结合“开放民营市场让国营权利下行”和“引进海外大片”两大政策下的最佳实验企业。
所以那场官司的核心目的,一是扶持最具发展潜力的安华;二就是借官司的舆论扩散数字电影的国民度,从而来推动行业发展;三是加重华夏今典的底牌,顺理成章把安华的专利分享到手。
这样一来,官方更放心把权利下行给华夏今典,满足“把市场交给民营发展”的国家政策上的初步尝试意图:
又满足了“引进海外电影促进市场发展”的总局政策,在权利过渡的初步阶段过程中,加重了优势的华夏今典在发行潜力上更让好莱坞资本满意,以达到后续长期合作中平等对话的诉求。
所以说,有没有那场官司,首批引进的海外电影结合契合国家將权利下行的政策,这个发行权註定会落在华夏今典的头上。
而那场官司对於华夏今典来说只是顺带的,被官方利用起来,既扶持了安华,还借安华的专利和官司的结果引爆了舆论並推动了行业的发展,然后华夏今典收穫了安华专利上的商业共享,以及顺带的发行权。
华夏今典拥有了安华的放映优势,以及这份优势所经过证实的市场价值,加上又是龙头。
那把发行权给华夏今典,华影集团在跟好莱坞资本交涉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话语权如果海外电影经由华夏今典发行,收穫了国內票房市场不错的成绩,那华影集团在跟好莱坞企业的后续合作上的话语权就会更大。
这就是官司那盘棋的长远政治目的,而今这个目的初步开结果。
“今年的行情很不错,票房市场也好,行业规模也罢,较之去年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眾人一边听著领导讲话,一边翻阅桌面上的资料,不时抬头看一眼ppt上的內容。
安茜也在翻资料,对今年的行情很好奇。
资料上记录的信息很详细,每一部上映过的数字电影的相关信息都有。
她略过绝大部分,把目光聚焦在今年引进的海外大片上。
《功夫熊猫》,大陆票房1.83亿,数字放映票房1.01亿。
对此数据,安茜闪过一丝惊讶。
胶片影院1200家,数字影院如今320家左右。
近乎4倍的差距,数字放映票房竟比胶片放映票房还要多。
这其中肯定跟竞爭环境有关係,胶片电影依旧是国內主流,同期上映的电影数量多,
那电影质量再好也会被其余电影吸走一些票房。
但两者间如此收益比例,也无不说明观眾主体对於画面更清晰、感观更高端的数字影院,已经开始形成了热潮。
再看《机器人总动员》,1.32亿的大陆票房中,7600万的数字放映票房,仍是数字放映成绩大於胶片放映的结果。
这更加证实了安茜的想法,对於这类视效播放需求很高的大片,只有数字影院能够完美呈现,胶片影院已经过时了,而数字电影行业的发展估计要起一波大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