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就这么定了(2/2)
“多少?”
“起码一两百份是有的。”
“应该是人员招聘、人员变动、月度財报,还有一些赞助项目执行的回执报告什么的为安茜隨手翻了翻文件,果然如华逸尘所说,大多都是这些分类的文件。
“不仅有这些,青红中天和安华信息技术的文件也在这,要加快进度成立集团了,不然这怎么忙得过来?”
“等明年找个较为空閒的时间段再弄吧,把业务进行分割,让子公司自主运转,高管有了自主权,那时候也就没这么多事了。”
“嗯,那你忙吧,掛了。”
安茜放下手机,看著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无奈地摇头一笑。
之前她还觉得,公司走上正轨並能够自行运转了,她和华逸尘好像就能轻鬆点了。
但看到这堆文件,她才意识到之前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
成立集团,把业务分割给子公司,提拔高管担任子公司总经理或董事长,让他们全权处理子公司事务,这份集团蓝图看来是势在必行了。
隨后,安茜耐著性子,开始处理这些文件。
忙活了一个上午,才总算把需要签字的文件逐一处理完。
处理完文件后,她想著去安华影院公司,和楼上的青红中天、安华信息技术的罗钟斌、杨红秋、汤凯年这几位许久不见的老熟人聚一聚,一起吃顿中饭。
然而,这些人没一个人在。
青红中天的业务愈发繁忙,杨红秋和王志友都出差忙业务去了;
汤凯年在电影监管办,正和领导们聚在一起开小会,商谈电影网售票上的规矩和规则的事情;
罗钟斌则在华夏今典那边,配合和学习电影发行上的经验和事务。
想当初,她隨时去公司都能看到这些老熟人,大家还能一起喝杯茶、聊聊天。
可现在,隨著事业的愈发壮大,这些伙伴们都忙得晕头转向,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閒暇时间了。
包括华逸尘在內,每个人都为了事业奔波忙碌。
这一切都在说明,创业阶段那种忙中还能有点閒情逸致的生活状態已经一去不復返。
因她和华逸尘在事业上的发展,身边的伙伴们也都受到影响,纷纷步入了奋斗的火热发展期。
念及此处,想到刚进公司时那种陌生的感觉,安茜忽然觉得自已这只“蝴蝶”反倒是有点脱节了。
这不禁让她联想到在横店过生日的那晚,和华逸尘交流出来的那个关於导演事业走向的话题。
若是像现在这样,拍个戏就待在剧组几个月乃至半年,对公司和外界的事情全然不知,这好像会让她和伙伴们以及华逸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而她和华逸尘交流过的工业化电影,恰好能避免这个问题。
常规影视剧和工业化影视剧,在创作与製作方式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
就拿她在浙江拍摄的这三个多月来说,如果换成工业化的製作模式,原本三个月的拍摄计划就会被规划得更加细致。
7月拍摄,8月9月筹备;10月拍摄,11月12月筹备;然后到明年1月再拍摄,如此循环往復。
之所以会这样规划,是因为国內没有工业化影视体系,没有像国外那样的“流水线”能给剧组提供一次性的完整计划保障。
所以要搞工业化的影视製作,只能在每个环节、每个阶段都自行筹备与计划。
就像郭帆的《流浪地球》,以及王家卫的《繁》,都是高標准工业化的產物。
在製作过程中,先针对几个场景进行筹备,精心进行剧本设计、构图、搭景,再认真试镜演员,就绪后才开始拍摄。
拍摄完成后,再挑选几个场景重复上述筹备流程,然后继续拍摄。
工业化影视的製作,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不会一次性把剧本全部搞定,也不会一次性完成所有的构图和搭景工作,更不会一次性把所有演员都確定下来。
这是因为工业化產物的製作周期很长,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会不断叠代更新,搭景的风格和方式也会不断创新,演员的人气和形象也可能会发生不可预见的变化。
如果提前把一切都確定好,等到製作两三年甚至四五年后要上映时,一旦出现技术落后、搭景过时或者演员塌房等问题,那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对於安茜来说,工业化的影视製作虽然时间较长,但却能满足她成为大导演的发展追求。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她还能从中空閒出很多时间,和华逸尘以及伙伴们一起同步发展行业上层结构的大事业蓝图,不让自己掉队。
想到这里,安茜做下了决定:“就这么定了,把《大唐仙侠传》拍完后就走这条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