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私下约谈(1/2)
第315章 私下约谈
何国华很惊讶,甚至说稍有点惶恐从2月底被起诉,到如今两个月都还不到,诉前对证、调解、开庭到通知上门取证,这一系列的流程进展得也太快了。
数字影院是新兴行业,数字院线更是时代下新的產物。
一如网际网路行业一样,打个官司扯个一两年的皮都正常,怎么到了新兴文化行业身上就这么快了?
起初他只认为是华逸尘动用了背景关係,但隨著各种新闻和舆论的出现,还有华逸尘上《焦点访谈》的情况出现,彻底改变了他对此事的看待方向。
虽然舆论是针对智慧財產权的话题,好像跟他华夏今典院线没什么关係,但其中的风向很不对劲,舆论场的发展趋势儼然是一副安华胜诉就代表影视行业智慧財產权全面胜利的模样。
这反过来看,那就是华夏今典院线必须输!
如此情形,让华夏今典仿佛陷入了一个泥潭。
还有,这些舆论从何而来?怎么各大网站和线下纸媒都在报导?
华逸尘有这本事?什么时候能操控传媒了?
结合华逸尘上《焦点访谈》的事来看,这背后恐怕別有洞天一一文化政治力量。
何国华跟集团董事会上报过这个令他不安的点,但董事会只是说:“小事,
不用管。舆论的话,奥运在即,不会持续多久。”
何国华缓了口气,董事会说得有道理,奥运快要来了,任何新闻舆论在这件大事跟前都是灰灰。
而在文化政治方面的事,董事会既然说是小事,那他也就放下了大半颗心。
何国华重新把目光聚焦在官司上的难题,法院的取证团队就要上门核验软体了,这该怎么破?
他不清楚软体是否侵权,他文不是搞技术的,什么代码、什么等同原则的都搞不懂。
当初只是由软体技术部的人,通过公示的专利信息告诉他,疑似有侵权的可能,说什么技术方案绕不开,除非突破技术壁垒之类的话。
再加上集团董事会让他不用管,继续投入光影放映技术的开发,如此才造成了他沿用技术至今,且不敢去专利局提前申请核验是否侵权。
在开庭那天,律师褚英杰几乎全部推测正確,让他心中一惊的同时也佩服褚英杰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言归正传,如果坐实了软体侵权,那后续的事恐怕会更为麻烦。
即使有集团董事会背书,他也总归要做点什么才是。
就这样,何国华把提前做好的预案,通过买通稿的方式利用一些媒体报导了出去。
《华夏今典指控安华“专利垄断”》。
【在与安华院线的专利侵权纠纷中,华夏今典坚决否认对安华光影软体技术的抄袭,宣称其影院的光影放映技术是自主研发的成果。
他们对外表示,在研发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从技术原理到实际应用,都是团队独立完成的创新,不存在抄袭与故意侵权一说。】
“舆论反制?”
安华影院公司的办公室里,华逸尘坐在办公椅上眉头一挑。
办公桌上放著诸多报纸,电脑屏幕中也显示著网媒新闻。
今天法院的人临门,在楼上安华信息技术公司调查取证,由汤凯年这个搞技术的总经理辅佐。
他在楼下公司坐著等消息,无聊翻阅了下报纸和网媒新闻,却发现了一些不寻常之处,有关华夏今典的报导开始快速流传。
《华夏今典指安华“专利垄断阻碍行业创新”》。
【华夏今典在声明中指出,安华凭藉专利在数字电影放映领域形成了垄断態势,限制了其他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创新空间。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行业的公平竞爭,还阻碍了整个数字电影行业的技术进步。
他们认为,专利本应是推动创新和行业发展的工具,而安华却將其作为打压同行的手段,这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不是媒体不要脸,是背后买流量的资本不要脸。
华逸尘摇了摇头,看到这则新闻发出这番感慨。
华夏今典一行业龙头,他安华自前就一小卡拉米。
后者打压前者?
这是该高兴还是生气?
这何国华真的是臭不要脸。
以未来的视角来看舆论场,再以观眾的角度看待舆论,面对媒体一些乱七八糟的报导,都是第一时间指责媒体。
现在他站在资本层面来看,深刻的体会到了真正要被指责的应该是资本。
《华夏今典反诉安华“不正当竞爭”》。
【华夏今典声称,安华在此次专利纠纷中,故意利用舆论和法律手段抹黑华夏今典,通过夸大侵权事实、误导公眾舆论等方式,损害了华夏今典的商业信誉和市场形象。
这种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爭。
华夏今典警告安华,如果不停止这种行为,將面临来自华夏今典的法律反击o
“这是真的不要脸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