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发行上的畅想(1/2)
第286章 发行上的畅想
华逸尘在等待营业执照下发期间,对影院人员上的调动,与院线上的准备事宜也在陆续进行整合与协调。
黄文魁这位总经理在门店与相关部门四处奔忙之中,也带来了有关电影发行许可证的消息。
总结为三要素,验资、验產、验歷。
验资就是看资金实力,是否撑得起电影的发行各环节。
这个简单,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基本盘就够了。
验產就是看电影院重资產实力,电影发行的目標是电影院並以图上映,如果企业名下没有影院,那企业拿到发行许可证发行给空气吗?
这个硬性要求的出现,让华逸尘心里直呼一声“网络小说误我”。
他上辈子看过一些小说,那里头的主角连电影院產业都没有就去搞宣发装逼,这已经不是逻辑问题了,这简直是无视法律的存在。
“这么来看,那华艺兄弟和光线传媒那些企业也没有电影发行资格。”
“对,他们没有。”
企业名下有没有影院,要看是否控股,也就是股份要达到51%以上,这才能叫名下,不然只能叫投资。
华艺兄弟和光线传媒的院线產业就是有投资型院线,但不属於他们名下,真正控股的是房地產商。
所以按数字电影发行许可的標准来看,这些大的影视企业一家都没有发行资质。
唯一有发行资质的,內娱目前只有一家博纳影业,名下有控股的博纳院线。
而当下的数字院线只有十条,包括华影在內的五家国营,和华夏今典、万达、大地、博纳等它们那六家民营。
只看数字电影行业,不看传统电影行业,目前国內也就十一家可发行数字电影的企业。”
“是的,目前发行上的行业格局就是这样。”
听了黄文魁的话,华逸尘含著激情拍板。
“那赶紧的,等营业执照下发,就去申请院线牌照;
等院线牌照下发,立马就去申请电影发行许可证。
让安华成为国內第十二家院线的同时,也成为第十二家可发行电影的存在。
在院线层面上,追上华夏今典和方达它们的脚步。
在影视层面上,掌握髮行口就代表超越华艺和光线这些影视大厂一个层次。
搞起来!”
黄文魁和罗钟斌看华逸尘有点激动澎湃的样子,不禁也泛起些激励的情绪。
拥有院线牌照,就代表拥有多家整合型影院的实力,应该能满足“验產”这个硬性条件。
至於最后的“验歷”,验的是经营影院的资歷,包含宣传、营销、运营、品牌效应等一切可代表资歷的元素,都需要审核。
这一点从中关村安华影院爆火的经营情况来看,再加上一份可申请专利的优势存在,应对审核那应该不在话下。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如果通通都能满足要求,再加上一份两校的文化背景,这个发行许可证想来就能轻鬆到手。
若是院线与发行並行发展,对於安华影院的后续扩张將更添一份利好的形势。
华逸尘之前並没深入了解发行的事,了解的也仅是资本上的运作,背后的法律法规並不清楚。
而今得到这个法律法规的情况,又进一步透析摸索到了有关数字电影发行的行情,目前只有十一家拥有发行资质的企业?
拋开五家国营企业不算,也就只有六家可发行电影的同行。
如此行业格局,让他改变了前段时间的想法。
当时罗钟斌说:“安华院线规模还小,不会有电影公司上门寻求安华来发行电影。”
罗钟斌彼时还不了解行情,不知道国內才六家民营发行资本。
他也没了解这个行情,也就认可这个话,
但现在看来,就六家民营发行资本而已,压根不用怎么去竞爭,总会有电影公司或製片公司上门一试。
这对於他的一份製片+发行的职业追求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意外之喜。
12月的中旬寒风凌冽,天上还飘起了些细雪。
“莉莉培训”的楼下巷道,华逸尘和安茜下了个早班,手上各提了一袋子菜走来。
两口子穿著厚厚的大风衣,並肩踏在铺了层小雪的路面上,鞋底踩碎冰晶的声音“咔咔”作响,很是解压。
“快想想,明年有什么上映的好电影,我要雄起来了。”
听到华逸尘的中二之言,安茜微微仰头地笑。
本来规划中只发展院线的,了解了一份发行的行情后,自家男人这几天就卯足了更多的精神,自顾自地觉得自己要“掀翻”这个行业了,让她只觉乐趣横生。
“我想想哈。”她稍作一番回忆,然后缓缓说道:“有印象的电影,好像有《长江7號》和《功夫熊猫》,其余的就不知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