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很不一般的后起之秀(1/2)
第281章 很不一般的后起之秀
湖南卫视的金鹰节,东方卫视的白玉兰,影视协会组织的飞天奖,都是国內老牌且知名度很高的几个主流电视大奖。
今年07年,以安徽卫视为主体所举办的“国剧盛典电视艺术节”横空出世,
是为首届的一个电视奖。
由於安徽卫视在当下还是第一梯队电视台,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还不错,即便是还未证明权威性与专业性的首届典礼,业內很多影视企业、製片方、经纪公司的人也纷纷响应。
当然,其中背后不乏有安徽广播局、文旅乃至於国家文化相关部门的推动与助力。
看其背后掛有政府性质的协作单位,就知道这个“国剧盛典”野心不小,奔著金鹰节、白玉兰和飞天奖这几个第一梯队奖项去的。
只不过在两口子的印象中,即便是在未来这个“国剧盛典”也没发展到一流,一直在二流奖项的地位律徊。
主要是安徽卫视不给力,进入流量时代后的情况急转直下。
比不上流量扛把子的湖南台,比不上经济实力雄厚的东方台,也比不上一直在行业里作妖的那些影视协会撑起来的飞天奖,从第一梯队电视台行列掉了个档次。
也是因此,“国剧盛典”这个奖项品牌没被安徽卫视撑起来。
但放在当下,它的出现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有大台背书,自有广泛的、官方的宣传渠道。
有国家级和省级的文化单位支持,若获奖那这就是一份行业资歷提升的有力见证与体现。
在眼下电视行业於04年“4+x”政策改制还没几年,行业还处於新制度下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中,影视从业者多一个荣誉或证明自已或挖掘商业价值的大渠道,总归是利於行业发展的一个好的新事物。
“华製片,安导,到了。”
傍晚时分,合肥文化馆。
经由司机的提醒,华逸尘和安茜一左一右分別下车。
广场上的红毯环境,不说华灯初上那么繁华和耀眼,在主办方的布置与铺陈下也显得闪耀与熠熠生辉。
不知钱请来捧场的观眾有多少,亦或是宣传到位让群眾自发性的聚集,红毯的两侧热闹而喧囂,倒也有那么一出如金鹰那种大奖的场外氛围了。
红毯口,安茜侧身亭亭玉立地站著。
华逸尘走了过来,安茜挽上他的臂膀。
两口子迈步入红毯。
一个黑西装,一个白西装。
一个头髮就打了点髮胶,一个头髮就简单盘了个髮髻。
除了镁光灯在频频闪烁外,群眾的嘈杂声中几乎没有匯聚在两个人身上的趋势,显得有点冷清。
没几个人关注也好,两口子走著红毯倒还自顾自地聊了起来。
“你是第一次走红毯吧?”
“嗯。”
“什么感觉?”
“如果能不走,我是一点也不想走。我就一个纯幕后,直接让我入场多好,
费这劲,麻烦又尷尬。”
听了华逸尘的话,安茜不禁展顏微笑。
这一笑,加上脸上淡妆与灯光呼应起来的唯美渲染,让一些吃瓜群眾眼睛一亮。
“她是谁啊,好漂亮!”
听到有群眾讚美,安茜朝他们的方位小幅度地挥了挥手,算是回应了一个招呼。
“別说我了,你呢?以新身份第一次走红毯,且是一派无人问津的景象,有什么感触?”
“神清气爽,再也不用做什么表情管理了,一种无需偽装后可以彻底我行我素的自由感。”
“这一下的转变就这么洒脱?”
“嗯哼。”
两口子低声细语地聊著,就听后头传来阵阵喧闹。
“冷秋!”
“姜小柔!”
“秦若霜!”
除了单独的重量级嘉宾外,走红毯的整体规则是一个剧组一个剧组的上。
製片人和导演排最前头,演员们隨后而行。
虽是按行业地位来排次,但受群眾关注的总会是后面的演员们。
袁珊珊和王仁军一组,焦俊燕和景超一组,杨蜜和杜醇一组,六个人相伴而行,忍著一丝兴奋向群眾们或微笑或挥手的回招呼。
听到后面的动静,华逸尘低声问道:“把一群新人捧火了,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肯定有呀。”安茜回头看了一眼,些许自豪地说道:“这是证明导演实力的方式之一,当然有成就感。”
两个人走出了红毯,走进了会馆。
而红毯后方的欢呼声依旧,跟两口子走动的安謐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上辈子作为演员,收穫的成就面向大眾。
这辈子作为导演,所得的成就面向的是行业。
职业台前幕后本质上的差別,呈现出来的市场形態不外如是。
会馆里,灯光璀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