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协调与调度(1/2)
第275章 协调与调度
前段时间,江西台的版权匯款到帐后,財务部就对项目第二季的版权收入进行了公司內部公示,表明了一番公司的收入能力,激励各部门员工的同时意图让公司更稳定的运转。
近8000万的版权总收入,且还是第一轮版权售卖情况,这属实是令公司全员振奋人心的数据。
最高兴的莫过於公司文学部,以杨文斌和李博为首的六位编剧都有点激情澎湃。
两口子当初答应给文学部的版权分成,在长约协议中签订的是5%,以青葱岁月这个製片方的版权收入来计算。
虽是从第三季开始签的,但第二季就能有如此好的成绩,那第三季想来也不会差,这给了几位编剧更为浓厚的创作激情。
此刻,杨文斌拿起一份第四季的创作文件,迈著轻快又带点兴奋的步伐,往影视製作部而去。
这里是810室,文学部和人资部从811搬了过来,换了个更好的办公环境。
新成立不久的影视製作部,和艺术统筹部两个部门,也同在810办公。
而原本擬定要成立的业务部,扩至职能更大的商务部,位於811室原本人资部的办公区域。
规划很清晰,810室存在文学部、影视部、艺术部,全是搞影视创作与製作的,工作氛围统一,再加个人资部来协调后勤与建立企业文化,这间810在职能发挥作用上就相对完善。
“杨老师,別进。”
“楚经理,什么情况?”
杨文斌在影视製作部的大门前停下敲门的动作,疑惑地看著人资部经理楚仪琳。
“老板娘在里头谈事情。”
“哦,行。”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青葱岁月的文学部,已经超出了正常编剧工作的范畴。
除了传统意义的剧本创作外,还需进行详细的场景描写,便於影视製作部按文字绘製电子图景,这更加利於剧组美术部门加快效率去置景。
原本这一趴是需要跟王志友的长天光影沟通,如今公司有了自己的影视部门,就把这一块环节顺势而为的在公司內部进行。
《重见天日》这个长远项目,总归是在自有体系下越来越工业化流程走向了杨文斌拿著第四季的一个场景描写,就是来影视部沟通的,听到楚仪琳说老板娘在里面谈事,他索性等下再来,转头离去。
他迎面就见郭晓峰、乌尔善、陈证希走进了公司,便和楚仪琳笑著打了个招呼。
“安总在谈点事情,几位老师稍坐喝杯茶。”
听了楚仪琳的话,郭晓峰几人微微頜首,去往接待室喝茶等待。
条青之后休息了几天,今天正是第三季进入后期製作的日子,他们如约而至。
而在此时的影视製作部里,安茜正分发著一份份协议,部门的六位核心成员目光皆有开心的色泽。
李子健、陆建峰等摄影师和画面剪辑师是项目连续两三季的老人,亦是杨红秋gg公司的团队。
早在七月份提出成立影视部的时候,安茜在剧组就跟他们谈过加盟青葱岁月的事。
提前跟杨红秋打过招呼,杨红秋也没有异议。
如今第三季杀青了,此事也就展开来谈了。
双方都是老熟人,因《重见天日》结缘,又因这个项目而事业进发,交流起来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摄影加后期製作的剪辑,是为摄製组。
影视部当下有三个摄製组,分別由一位摄影师加上一位画面把控与剪辑师带领。
面对六位核心成员,安茜很是开诚布公,从第四季开始,拋开应有的薪资福利与酬劳外,每人额外有1.5%的版权分成。
以青葱岁月在第二季的版权收入来看,就等於是他们每年多增加了几十方的年收入。
李子健和陆建峰几人哪能有什么意见,当即就把合同和协议给签了。
安茜和悦道:“李老师,陆老师,各位老师,这下我们算是真正的共事共谋的大家庭了,欢迎你们的信赖愿意加入我青葱岁月,希望我们之后也跟前三季的合作氛围一样,一如既往的融洽且共贏。”
“其实吧,我早就预料到有这一天了。”李子健道。
“我也是。”陆建峰道,“就以杨姐跟安导和华老师的关係,还有我对华老师的了解,华老师为了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性,多半会挖墙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