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行业风云(2/2)
首都海淀大钟寺商圈门店,是该院线的影院总部。
这天,媒体记者们拿著长枪短炮,同海淀的文化相关部门领导们,在见证创新的一刻。
只见偌大的imax巨幕厅,四面八方都安转看数字灯光设备,巨大荧幕中正放映看一部电影。
而这些灯光设备放射的光线,隨电影的情绪节奏而变动,科幻感十足。
展示完毕,老总何国华上台受访。
“何总,如果我没说错的话,这灯光效应是模仿安华影院的是吗?”
面对记者这般提问,何国华不以为意,笑脸依旧。
“感谢安华影院对行业做出的贡献,我们才有革新的路子,共同来推动行业的发展。”
记者们心里撇嘴,话说得好听,但说到底就是抄袭嘛!
抄袭就算了,这效果跟安华影院还差距甚大。
安华影院的光效才叫真正的光影,刚才这今典影院放映的光效跟个庆典活动似的,五光十色的看起来华美实则很影响观影效果。
“目前我们还在最初的调控阶段,距离完善还有些距离,想来用不了多久会有更完美的光影效果呈现。”
记者们脸色恍然,明白了过来怪不得跟安华差距那么大,原来还在最初的调控阶段。
那这就有意思了,新势力搞创新,行业龙头搞模仿,
是新势力跪下,还是行业龙头借势起飞?
这些行业领域的记者们可不管那么多,只管看乐子就好。
但在场一些领导则是摇了摇头,来一趟还以为是干嘛,原来是復刻安华的创意。
何国华以院线近30%市占率的巨大优势,意图得到文化圈领导的进一步支持,让领导们拋弃安华而支持他。
这就跟企鹅现如今的发展方向有异曲同工之处,別人搞创新,企鹅搞模仿,搞了模仿就算了,还要把创新的一桿子打死,以进一步挖掘市场占有率。
但何国华不是马总,没马总那份运势。
在安华光影软体已经申请专利的情况下,在领导们眼里,何国华就是在做无用功。
不知情况的何国华还得意洋洋,没过几天就笑不下去了。
专利局一一《发明专利公示公告》。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软体控制影院数字灯光的方法;
专利权人:安华信息技术服务公司:
申报单位:安华信息技术服务公司:
发明人:华逸尘、童浩、汤凯年。
专利號:】
“特么拉个巴子!这还能申请专利?!”
何国华懵逼了,完全没想到会冒出来这么一个状况。
这情况不仅出乎意料,还跟影视资本的阅歷无关。
影视行业又不是技术行业,数十年以来这个行业就没几个人搞出什么专利过。
懵逼的不止是他,万达的叶寧和大地的侯志平也被搞得猝不及防。
“这华总,声不作气不出的就往垄断方向去搞,牛逼啊!”叶寧十足感慨。
“华总你这搞的就不好玩了,不按套路出牌!”侯志平感嘆不已。
他们两家没何国华那么效率,软体方面还在设计之中。
如果继续模仿下去,一旦专利授权成功,那他们就等於是白费功夫。
但专利又存在授权不成功的情况,这一下就把他们搞纠结了。
专利局的这份公示一出,纠结的是模仿的院线方,而惊讶的是整个行业上层圈。
“这软体是个什么东西?院线房產商让我们关注这个干嘛?”
华艺兄弟的王仲磊搞不清楚状况,坐他旁边的王仲军也一头雾水。
“软体控制灯光,去年就传开的事,现在才知道,错过了良机啊!”
博纳电影集团的董事长於东,满脸都是遗憾的表情,若是早发现有这么一家安华影院,儘早去达成合作说不定就能分一杯囊。
“行业多少年都没出现过专利,即便出现几个专利也並不影响行业整体的发展,这个光影设计的创意有点能够左右数字影院行业发展的样子,这就有意思了,这安华有木秀於林之势。”
横店影视集团,董事长徐永安看看行业报刊,给出这样的一个评价。
此消息的出现,让国內院线方直面两口子带来的蝴蝶效应,同样也波及到了由院线衍生出来的影视方,辐射出不同的行业连锁反应。
至此,业內暗流涌动,格局开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