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大明:科举舞弊?老朱请我入朝 > 第6章 包围贡院

第6章 包围贡院(1/2)

目录
好书推荐: LOL:当你将人情世故做到极致 我神级学霸的身份被曝光了 寡妇娇又魅,帝王把持不住了 逼我换嫁后,嫡妹悔断肠了 天龙八部里的吃瓜小僧 华娱青葱岁月 人在美恐,修左道的我显得太正了 同时穿越:就我在蜡笔小新? 穿越大乾:开局白捡一个六岁女儿! 我能看到隱藏提示!

叶煊对於歷史有著一定的了解,他若记得没错的话,原本歷史上洪武十八年乙丑科是明朝恢復科举后的首次会试,共录取进士四百七十二人。

而此次会试中,有多位人物在靖难之役和明代政治史上留下重要印记。

其中大名鼎鼎的,自然就是黄子澄和齐泰这两位了。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科考成功录取者称之为『举人』、举人参加会试成功,录取者称之为『贡士』。

黄子澄是这一年录取举人四百七十二人中的第三名,称之探。

其在建文帝时期任太常寺卿、翰林学士,是建文削藩核心策划者,力主削除燕王朱棣势力。

靖难之役中任平燕將军,战败后被朱棣处死,诛十族。

然后就是齐泰了,其是二甲进士,同时是洪武十七年应天乡试解元第一名,后来在建文帝时期任兵部尚书,其主持削藩,擬定逮捕朱棣计划,因泄密失败。

齐泰在南京城破后逃亡,被俘后不屈而死,家族诛灭。

除了这两位比较有名的人物,这一年还有练子寧、卓敬、景清、陈迪等知名人物。

练子寧是这一年会试中的榜眼,在建文帝时期任吏部左侍郎、御史大夫,因靖难之役中拒绝投降朱棣,痛斥其篡位,被割舌凌迟,家族一百七十七人遇害。

其临刑前以血书“成王安在”四字。

卓敬是二甲进士,建文帝时期任户部侍郎,后来建议將朱棣迁封南昌以削弱其势力,未被採纳;朱棣登基后劝其效仿周公辅政,被诛杀,抄没家產仅搜出书画。

景清同样是二甲进士,建文帝时期任御史大夫,其假意归顺朱棣,怀利刃入朝行刺未遂,被剥皮实草,诛灭九族,牵连乡里。

其故居被毁为“废井”,人称“景清井”。

陈迪是三甲进士,建文帝时期任礼部尚书,其拒绝为朱棣撰写登基詔书,被凌迟处死,其子同刑,刑前割舌示眾。

朱棣命割其鼻舌,陈迪血书“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叶煊回想著洪武十八年科举功成名就后,那些有名的歷史人物,心中不禁感嘆,这些人大多数未来都成了建文帝时期的重臣,不过几乎都被永乐帝朱棣杀绝了,基本上都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

虽说科举提前了三年,但他经过查阅考生名单,发现了这些人也参与到了科考中,那么正常情况下以他们的学识,依旧是能被录取的。

不过现在因为自己的原因,重新擬定的科举题目。

这些人,估计答不上来吧?

那他们还能如原本的歷史般,踏入仕途么?

“估计不可能有考生能回答出这些问题,等科考结束后也不知道朱元璋会如何处理这次科举之事...”叶煊心中思绪涌动,將考生名单图册放置一旁,俯瞰著下方犹如蜂巢般密密麻麻的考生科考区域,他隱隱能看到不少考生似露出苦恼之色,紧皱眉头。

他身旁的两位,滕毅和范敏两位主考官见叶煊將考生图册放了下来,心中忽然一顿,也不知道为何叶誊录如此关注考生名单,但他们也未曾多想,其中范敏將心中之事问出。

“叶誊录。”

“第一日的考题为[土地兼併的解决方案],確实不错。”

“不过这第二日的考题[替代宰相制度的新型制度],其中举例的內阁制度和军机处制度能否详细解释一番?他们莫非比目前陛下设立的[四辅官制度]更好不成?”

“除非这所谓的[內阁制度]、[军机处制度],比[四辅官制度]更好,不然的话第二日的考题绝不可使用这制度,因为目前的[四辅官制度],陛下觉得很不错。”

两位兼任主考官的尚书询问,让叶煊回过神来,他看向滕毅和范敏两人,稍微思索道:“若我猜测不错,四辅官制度,当今圣上並不满意。”

很多人並不知道,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並没有直接启用內阁大学士,而是採用四辅官制度。

朱元璋想將大权独揽,做到乾纲独断,並且由於朱元璋精力充沛,他自认为能独自完成朝堂政务所有事情,可哪怕穷尽他一人之力,也根本无法处理完全国上下各种政事。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胡惟庸案』为由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此举虽强化了皇权,但也导致皇帝需亲自处理海量政务,出现“日理万机,不胜其劳”的局面,朱元璋需一种既能辅助处理政务、又不会威胁皇权的制度。

他仿效古代『三公四辅』传说,设立四辅官,分春、夏、秋、冬四季命名,由年老儒生担任,每月轮流值班,职责包括覆核刑狱、参与官员选拔討论等,但无实际决策权。

老朱的初心是好的,但可惜四辅官制度完全就是一种失败的制度,並且不適合明朝。

四辅官多由缺乏政治经验的『耆儒』充任,如王本、杜佑等人,明初朱元璋更看重德行,可这些官员虽德行敦厚但迂腐无能,难以应对复杂政务。

再加上朱元璋为防止四辅官权力坐大,刻意限制其任期和职责,並且规定四辅官每月仅轮值十日,且四季官分权,导致政务处理缺乏连续性,效率低下。

朱元璋也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四辅官帮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若是拥有足够的权力的话,那就相当於另外一种形式的丞相了,朱元璋自然要严格限制四辅官的权力和职责,所以採用轮流值班制度,可这就会导致『政务缺乏连续性、熟悉性』。

春官刚刚熟悉政务,就要换成夏官了。

夏官刚刚接手一项重大事情,就要换成秋官了。

秋官刚了解四辅官的具体职责,通晓该如何为陛下分忧,就换成冬官了。

这不乱套了吗。

倒確实是限制权力了,也帮助老朱省了很多麻烦,可这样会导致朝堂混乱不堪、诸事处理效率低下。

本来就已经乱成这样了,老朱选用的四辅官人选,还都是一群老傢伙,迂腐倒是小事主要是年老体衰,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能处理明白诸多事情。

所以歷史上,四辅官制度仅存在不到两年,於洪武十五年七月就被正式废除。

其直接原因是无法满足辅政需求,反而加剧行政混乱。

现在是二月,也就是还有五个月四辅官制度就將成为过去了,叶煊觉得很有可能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看出来四辅官存在的各种问题了,甚至脑海中已经有了內阁制度的雏形。

四辅官被废除后,殿阁大学士制度诞生,洪武十五年十一月,朱元璋仿宋制设立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由翰林官员充任,品级仅为正五品,职责限於『备顾问、擬文书』,仍未形成稳定辅政体系。

思索至此,叶煊给滕毅和范敏两人简单解释了四辅官制度的不足和缺陷后,缓声道:“內阁制度和军机处制度,能完美解决诸多不足,已经符合圣上心中的最优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地表最强鬼背,叫我去打NBA? 末日:我的每日情报有些不对劲 我的未来日记撒谎了? 宇智波癲佬,只想毁灭世界 重生:开局逮捕校花老妈偷窃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十连冠的我,开局刷满属性! 火影:我,尸骨脉,白眼姬 斗罗:从蓝银草开始的凡人 足球:球王从贝氏弧线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