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收服名將,李靖与侯君集行至凤翔(2/2)
武德殿。
魏王李泰的身前单膝跪著两人。
其中一人四十岁出头,高大威武,穿著身高级將领才能配备的明光鎧,国字脸面色黑,满脸络腮鬍也不打理,乱糟糟的不修边幅。
而这將领身边跪著的那人,三十左右清瘦儒雅,消瘦但也挺拔,留著文士標配的五络长须,发警束巾,风度翩翩。
这两人跪在一起,十分有反差感。
“苏定方你是灭过东突厥的功臣,在本王这只做个典事,委屈你了。”
“魏王殿下这话就太抬举臣了,魏王殿下小小年纪,竟对兵法如此精通,苏定方佩服至极。
只是臣想问殿下,有那么多大將军可以选,为何偏偏选了臣这个:··
“无他,本王赏识你,不想使明珠蒙尘!”
李泰话音刚落,苏定方浑身一震。
苏定方昨晚一夜没睡,心中先是警惕,不过很快他就放下了怀疑,说难听点他苏定方,现在就是一个看大门的护卫,有什么值得魏王一个预备储君费心笼络的地方。
当苏定方听到魏王简单质朴的回答,他只觉眼眶一热。
苏定方並不是个擅长逢迎的人,只是给李泰行了个叩首礼,言辞恳切道:“苏定方必不忘魏王殿下赏识之恩!”
待苏定方出去后。
李泰笑著,伸手虚扶了下另外那人,“元涤请起。”
王玄策心中惊,他没想到魏王殿下连他的字都知道,
苏定方喜欢用字,所以对比苏烈这个本名,他更喜欢用字从事。
而王玄策相反,他喜欢用本名,元涤这个字號只有身边好友知晓。
王玄策抬头见魏王李泰笑容温和。
结合苏定方与魏王刚才的言论,王玄策已经猜到,魏王此次召他来,也应该是同样的意思。
可那苏定方混的再差好岁是个少年成名的武將,是个四品下的左卫中郎將,他王玄策今年已满二十六岁,寸功未立,考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进士及第。
大唐进士科举每年举行一次,王玄策打算就考到三十岁,要是还不过,他就放弃科举,另谋他路。
“元涤,本王打算让你担任王府的副典军,苏中郎不在时,由你掌管王府亲兵。”
王玄策半张著嘴,也不谢恩,就愣愣的看著李泰,他感觉自己好像在梦中一样。
亲王府的副典军,是从五品下的官职。
按照歷史的走向,王玄策到了二十八九岁才及第,贞观十七年的时候,才从从七品下的融州黄水县令,升任正七品上的右卫率府长史。
直到王玄策贞观二十二年,借兵灭中天竺后,他携阿罗那顺返唐献俘,灭了个国李世民才授了他一个散官虚衔,从五品下的朝散大夫。
这也是王玄策这一生,坐到的最高官职,
李泰的一个任命,就將王玄策的整个政治生涯,给走完了。
王玄策被这天上掉馅饼的事,给砸的晕乎乎的。
见王玄策久久不语,李泰轻笑道,“怎的你不愿意?”
王玄策他没想到他一个屡考进士都不中的人,竟被魏王赏识授予这么高的官职。
王玄策激动的不停的给李泰磕头,“愿意!愿意!王玄策叩谢魏王殿下赏识,王玄策此生结草衔环,也难报魏王殿下赏识之情,王玄策誓死效忠魏王殿下,愿以死相报魏王殿下大恩!”
此时李靖大军刚进凤翔,再有七日左右,大军就可抵达长安。
这一消息同时抵达李世民的手中,与李承乾的手中。